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0 20:40: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与难题解答1

简答题

1 测定含大量开口孔隙的材料表观密度时,直接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为何该材料的质量与所测得的体积之比不是该材料的表观密度

解答:表观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所谓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材料内的孔隙。而直接将含大量开口孔隙的材料放入水中,部分水进入材料的开口孔隙中,故,所测得的体积已不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正确的做法是将材料表面涂蜡将其密封,然后方能用排水法测定其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2 相同组成材料的性能为何不一定是相同的

解答:例如同是二氧化硅成分组成的材料,蛋白石是无定型二氧化硅,石英是结晶型二氧化硅。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因而它们的性质不同。 3 孔隙率越大,材料的抗冻性是否越差

解答:材料的孔隙包括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两种,材料的孔隙率则是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之和。材料受冻融破坏主要是因其孔隙中的水结冰所致。进入孔隙的水越多,材料的抗冻性越差。水较难进入材料的闭口孔隙中。若材料的孔隙主要是闭口孔隙,即使材料的孔隙率大,进入材料内部的水分也不会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材料的抗冻性不会差。

名词解释

1 材料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2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填空题

1 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空气中吸收水分_的性质。

2 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冻融循环次数_来表示。 3 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亲水性_。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选择题

1 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B_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憎水性 D 抗冻性 2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A_。

A 吸水性 B 吸湿性 C 耐水性 D 渗透性

判断题

1 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错

2 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对 3 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错

分析题

1 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解答:主要有以下两个措施:

(1)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的内部结构均质化。

(2)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间的粘结力。

2 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解答: 决定材料耐腐蚀的内在因素主要有:

(1)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如果材料的组成成分容易与酸、碱、盐、氧或某些化学物质起反应,或材料的组成易溶于水或某些溶剂,则材料的耐腐蚀性较差。

(2)非晶体材料较同组成的晶体材料的耐腐蚀性差。因前者较后者有较高的化学能,即化学稳定性差。

(3)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孔隙率越大,腐蚀物质越易进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外部同时受腐蚀,因而腐蚀加剧。

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4)材料本身的强度。材料的强度越差,则抵抗腐蚀的能力越差。 六、计算题

某岩石在气干、绝干、水饱和状态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2 MPa、178 MPa、168 MPa。该岩石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该岩石的软化系数为

其软化系数大于,所以该岩石可用于水下工程。

常见问题解答2

简答题

1. 为什么用材料的屈服点而不是其抗拉强度作为结构设计时取值的依据

解答: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是衡量钢材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极限抗拉强度是试件能承受最大应力。在结构设计中,要求构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工作,即使少量的塑性变形也应力

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求避免,所以规定以钢材的屈服强度作为设计应力的依据。抗拉强度在结构设计中不能完全利用,但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屈强比)却有一定的意义。屈强比越小,结构的安全性越高。

2. 为什么将钢材的伸长率作为建筑用钢材的一个重要技术性能指标

解答:钢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脆断,要求其塑性良好,即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超过材料的屈服点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新分布,而避免钢材提早破坏。同时,常温下将钢材加工成一定形状,也要求钢材要具有一定塑性。但伸长率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钢材在使用中超过允许的变形值。

3. 为何冷加工强化的钢材会有塑性降低、脆性增大的副作用

解答:钢材加工至塑性变形后,由于塑性变形区域内的晶粒产生相对滑移,使滑移面下的晶粒破碎,晶格变形,构成滑移面的凹凸不平,从而给以后的变形造成较大的困难。所以其塑性降低、脆性增大。

名词解释

1 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地增长,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 2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

填空题

1 _屈服强度_和_极限抗拉强度_是衡量钢材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2 钢材热处理的工艺有:_退火_,正火,_淬火_,_回火_。

3 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钢可以分成:_镇静钢_,_沸腾钢_,_半镇静钢_和特殊镇静钢。

选择题

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 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称为_B_。

A 塑性 B 冲击韧性 C 弹性 D 硬度 2 钢的含碳量为_A_。 A <% B >% C >%

判断题

1 屈强比愈小,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愈大,结构的安全性愈高。对 2 一般来说,钢材硬度愈高,强度也愈大。对 3 钢材是各向异性材料。错

分析题

1 某厂钢结构层架使用中碳钢,采用一般的焊条直接焊接。使用一段时间后层架坍落,请分析事故的可能原因。

答:A.钢材选用不当。中碳钢塑性、韧性差于低碳钢,且焊接时温度高,热影响区的塑性及韧性下降较多,从而易于形成裂纹。

B.焊条选用及焊接方式亦有不妥。中碳钢由于含碳较高,焊接易产生裂缝,最好采用铆接或螺栓连接。若只能焊接,应选用低氢型焊条,且构件宜预热。

2 为何说屈服点(бs)、抗拉强度(бb)和伸长率(δ)是建筑用钢材的重要技术性能指标。

答:屈服点(бs)是结构设计时取值的依据,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承受的应力不超过бs;屈服点与抗拉强度的比值(бs∕бb)称为屈强比。它反应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安全可靠程度;伸长率(δ)表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钢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脆断,要求其塑性良好,即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超过бs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分布,而避免钢材提早破坏。同时,常温下将钢材加工成一定形状,也要求钢材要具有一定塑性。但伸长率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钢材在使用中超过允许的变形值。 5

搜索更多关于: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 的文档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2m3093rx747hq70zb090vngk58yn6010e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