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B )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 2.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B ) A.五月 C.七月
B.六月 D.八月
解析:第1题,“暖湿气流”应由海洋吹向陆地,应为高压南侧的东南方向。第2题,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雨带推移到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
(2016·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回答3~4题。
3.甲地可能位于( C ) A.东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
B.华北地区 D.海南岛
4.下列关于三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 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
1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气温变化规律。第3题,甲地冬季气温在10℃沿线,0℃以上,应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但不是海南,因为海南冬季气温在10℃以上,故选C。 第4题,甲图是气温年变化图,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乙图是气温的2月上旬变化,影响因素应是天气状况的变化,丙是气温的日变化,当日气温变化小,可能是阴天,故排除A D,该地7月份气温最高,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热量由地面到大气中间有一个转化过程,并不是单纯降水少的因素,排除B,2月7日气温最低可能是受冷空气南下影响,故选C。
(2017·四川成都七中高二模拟)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5~7题。
地区 年平均气温(℃) ≥10℃积温(℃) 年降水量(mm) 5.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 A ) A.①地——华北平原 B.②地——云贵高原 C.③地——塔里木盆地 D.④地——海南省
6.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B ) A.热量不足;春小麦 C.光照不足;水稻
B.水源短缺;棉花 D.降水少;甜菜 ① 11.6 4140 683 ② 23.5 8200 1980 ③ 2.6 2800 538 ④ 18.3 6500 1350 7.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 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第5题,结合题目所给地气候资料确定,①地是温带季风气候,②地是热带季风气候,③地是寒温带气候,④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A。第6题,华北平原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不种植春小麦、甜菜(中温带的农作物),水稻(耗水量大,而当地又缺水),故选B。第7题,四地河流中,①地受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影响其径流变化大,排除A,②地气候湿润,进入雨季早,结束晚,使得河流径流量大,汛期长,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低,排除B、D,③地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最长,故选C。
(2015·四川成都七中高二模拟)读“我国南岭某山脉L的某月气温(℃)和年降水量(mm)统计图”,完成8~9题。
2
8.甲、乙两条线可能分别代表( C ) A.7月气温、年降水量 B.年降水量、7月气温 C.年降水量、1月气温 D.1月气温、年降水量
9.影响山脉L南北两侧该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 A ) A.地形、冬季风 C.夏季风、地形
B.云层、地形 D.纬度、地形
解析:第8题, 南岭的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在迎风坡降水会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高度以后,降水会随高度增加而减少,而气温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海拔最高气温应是最低处,故甲曲线符合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乙曲线符合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同时南岭位于我国南方夏季气温高,而乙曲线中气温最高在10℃左右,应是冬季故选C。第9题,在冬季南岭的北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低,而南坡位于背风位置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较高,故选A。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B ) A.海岸线 C.地形
B.纬度 D.大气环流
11.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 C ) ①地势高低 ②距海远近 ③寒潮影响 ④洋流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3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0题,等温线呈东西走向,和纬线大致平行,是因纬度的大小决定了太阳高度的大小,进而影响气温的大小;和海岸线平行,是受海洋的影响;和等高线平行,是受地形的影响。故选B。第11题,同纬度地区,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是下垫面,台北市和昆明相比,地势低,气温高;冬季海洋温度高,受海洋的影响大,气温高;沿岸有暖流的影响,气温高。故选C。
(2016·南昌二中高三考试)读“某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2~13题。
12.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C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大
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大
13.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B )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小 B.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 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特点分析。第12题,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使得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C正确。第13题,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原因有: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但主要原因是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B正确。
二、综合题
14.(2016·拉萨中学高三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下面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