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考生须知:
●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座位号。
● 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 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原创) A.藩篱(fān) 蝉蜕(tuì) 销声匿迹(nì) ...B.钟磬(qìng) 轩榭(shè) 尽态极妍(yán) ...C.静谧(mì) 瑟索(sè) 即物起兴(xīng) ...D.蹒跚(mǎn) 孪生(luán) 忍俊不禁(j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 A. 流连 留连忘返 苍桑 沧海桑田 B. 振动 振聋发聩 焕散 焕然一新 C. 燥热 急躁不安 哑巴 哑雀无声 D. 慰藉 满目狼藉 云霄 通宵达旦
3.下列句中空缺处依次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原创)
①2006年全国人大 ▲ 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相关规定,“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②浙皖边界地区有一种融合了徽剧、黄梅戏和越剧剧种表演艺术的“小京班”戏曲,因后继乏人而 ▲ 消亡,如今精通此项艺术的只剩下了几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③对中国人来说,除夕夜看“春晚”就跟吃年夜饭一样 ▲ ,而2010年的这顿“年
夜饭”却让它的“食客们”纷纷“晕厥”。
④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海地发生了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这个
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了 ▲ 的打击。
A.审查 面临 不可或缺 前所未有 B.审议 濒临 不可或缺 空前绝后
C.审议 濒临 必不可少 前所未有 D.审查 面临 必不可少 空前绝后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江南的许多古镇,你别看它貌不惊人,它或许就育过一代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学者教授。
B.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C.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 D.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 5.根据语境,给下列句子排序(3分)(原创)
日出后的草原千里通明,这时最便于发现蘑菇。 ▲ 。一只手忙不过来,你自然会用双手去采,身上的口袋装不完,你自然会添上你的帽子,甚至马靴去装。
①这个时候你只要立马了望,便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翠绿的圆点子,那就是蘑菇圈。 ②眼看着这许许多多雪白的蘑菇隐藏在碧绿的草丛中,谁都会动心。
③你朝着它策马前去,就很容易在这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的酥油草丛里,发现像夏天夜空里的繁星似的蘑菇。 ④天山蘑菇又大又肥厚,鲜甜无比。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原创)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 ▲ 。(李商隐《夜
雨寄北》)
② ▲ ,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予独爱莲之 ▲ ,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④后值倾覆, ▲ ,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⑤持节云中, ▲ ?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某校拟组织“京剧花脸与中国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根据材料完成以下相关任务。
材料一: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这是一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掺胶的彩粉画上戏里边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后边拴根橡皮条,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这花脸是依脸形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儿,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粗,却有大将威武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摘自冯骥才《花脸》)
材料二:京剧花脸是其它角色不能替代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戴的面具逐渐演变而来。演员用各种色彩在面部勾画成一定的图案,借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以红色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色代表粗犷、耿直,如\张飞\白色代表奸邪,如\曹操\。各种特定的脸谱具有很高的识别度,观众一看脸谱,即知其为何人。勾脸脸谱时要用画笔蘸色,对镜勾勒,首先勾画眉,次勾画眼窝、鼻窝、嘴角脸膛及全部,然后勾画脸纹。 (摘自好搜百科“京剧花脸”词条,有删改)(摘自好搜百科“京剧花脸”词条,有删改)
(1)【系列活动之一】“花脸”趣味我来说—— 、 、 、 、可以用笔在脸上勾画笔(4分)
(2)【系列活动之二】“花脸”故事我来讲——“材料二”中列举了三位历史人物,他们各
有故事。下列故事中与三位历史人物没有丝毫关系的一项是 (2分)
A.败走华容道 B.温酒斩华雄 C、醉打蒋门神 D.桃园三结义
(3)【系列活动之三】“花脸”宣传我来写——结合系列活动的主题,为本次系列活动设计
一条简洁、生动的宣传标语。(字数不超过15个,必须运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8.请简要概括滥用抗生素促进细胞耐药性增强的三个途径,每点不超过十个字。(3分()原创)
科学家们指出,滥用抗生素从多种途径促进了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滥用抗生素唤醒了细菌中原本沉默的耐药基因,即当我们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被快速杀死,而留下含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并大量生长。再者,细菌体内有一个SOS修复系统,可以帮助细菌修复来自外界的损伤,而滥用抗生素增强了细菌的修复功能。滥用抗生素还会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感受态是细菌的一种容易接受外源基因片段的状态。例如,肉类制品上如果残留有耐药基因片段,很容易被体内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接受,从而造成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二、(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原创)
(一)对玉米的温软记忆(16分)
不经意间,心底就会涌起丝丝柔情。为爱,还是为爱。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今夜,我谈情说爱,但不关乎那种世俗的爱情。我想唠叨的是对玉米的温软记忆。 故乡的玉米天生丽质。金黄的色泽,光亮的质感,生动了乡间岁月。八、九月间,
正是玉
米的丰收季节,童年的我提着竹篮钻进了玉米地。一棵棵玉米风姿绰约,翠绿的衣衫在风中沙沙作响,红棕色的穗子轻舞飞扬,排排挺立如模特女郎。我则成了选美的裁判。我热衷的是杨贵妃式的美,谁最丰满,我就选谁。我喜悦地做着选、掰、装的动作,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刽子手。
经过我的精心挑选,竹篮里静卧了一篮睡美人。我高兴地提着它们回家,剥去翠绿的外衣,捋去细长的穗子,露出饱满的躯体。有时,那甜蜜的米粒里还会藏着可爱的小虫,在洞穴里探头探脑。这可是甜蜜的陷阱。见到它们,我往往用菜刀将那一块削去,然后用清水洗净,倒进装满水的铁锅里炖煮。不到一个小时,玉米的浓香就会弥漫整个房间,接下来,全家人开始享用。刚出锅的玉米烫手,小孩子都用干净的毛巾包住一头吃。不久,玉米的温度降了许多,拿在手里特温暖、特柔软。太嫩的玉米水份多,甜甜的,软软的。牙齿没长好的小孩喜欢啃,牙齿快掉光的老人乐意吃。其实,那成熟的玉米才更有滋味,更有嚼头。
少年的我在外地读书,很少归家,往往节假日才回一趟家。年年暑假回家,首先迎接我的便是笑嘻嘻的玉米。可是,我因长期过着清淡的校园生活,肠胃已不习惯吸收这高营养的美食。第一天回去,刚吃了一个玉米就开始腹疼,我不敢再吃。父亲赶忙从医院拿来酵母片,吩咐我吃下。接连好多天,我都不敢尝一口那香喷喷的玉米。母亲眼睁睁地看见玉米被干光,而我却未能尝一口,心底里难受,就劝我再试试。说哪会那么巧,一吃就肚子疼呢。在母亲的一再劝说下,我便折了半个玉米吃。还没吃干净,肚子就疼起来,而且还疼得厉害。母亲焦急地说:“怎么这样灵验呢?就吃半个都不行。”“就是你一个劲让她吃,她说了不吃,你还叫她吃。这下可好。”父亲厉声呵斥着母亲,然后又急冲冲去医院拿酵母片。我目睹这种情景,两行温软的液体立刻从眼眶溢出。母亲见了连忙问:“怎么这么疼呢?”我流泪笑着说:“并不是很疼的。”其实我想说这是幸福的泪,可我说不出口。
后来,我这娇气的肠胃逐渐适应了,不知不觉又能吃玉米了,母亲的心才得到满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