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
地理试卷(文科)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无法比较
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③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长 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是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边界十分简洁,由49° N、60°N、(近似)102° W和110°W这四条线相交划定,下图为萨省北界上M和N两地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若M、N图上距离7.4cm,两地地方时相差4分钟,则上图比例尺约为 A.1:250000
B.
1
C.七十五万分之一 D.图上lcm代表实地距74km
4.根据已学知识推测可知萨省 A.理论上位于西六区
B.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面积超过68万km
2
C.各地遍布常绿阔叶林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 m,AB段为河流。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A.由南向东流 B.由东向南流 C.由东向西再向南流 D.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6.某观察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3 ℃,则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A.0.9 ℃ C.2 ℃
B.1.5℃ D.3 ℃
甲、乙两城镇位于成都(104°E)附近。8月7日,一辆旅游大巴从乙城镇附近上高速开往甲城镇方向。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8题。
7.北京时间12:10,旅游大巴上的游客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据此判断此时旅游大巴行驶的路段为 A.1路段 B.2路段 C.3路段 D.4路段
8.该日若山区某人看到日落时太阳在正西方向,则他最可能位于图中 A.R B.L C.K D.P
2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 050米 B.985米 C.915米 D.790米
10.图中村落因多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下图是某日我国两地昼长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若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12.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直射点北移 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在我国北方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每年都要在两地之间来回迁徙。下图为某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洋流。读图,完成13?16题。
3
13.北京雨燕每年的飞行距离大约是 A.8 000千米
B.15 000千米
C.35 000千米
D.70 000千米
14.“燕南飞”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C.长春太阳高度日变化变小
B.北极附近极昼范围扩大 D.长春的昼夜变化幅度增大
15.“燕北归”期间,当北京雨燕途经 A.①地时,该地正值湿季、草木茂盛 C.③地时,该地因冰川融化河水暴涨 16.图示海区
A.甲洋流附近形成世界大渔场 C.丙洋流使沿岸地区降水增加
B.乙洋流夏季自高纬向低纬流 B.②地时,该地盛行西南风、利于飞行 D.④地时,该地气温回升、春雨连绵
D.丁洋流受西风影响形成暖流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读图,完成17?18题。 17.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