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 2、 让学生在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空心树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20厘米、宽8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6厘米、宽12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一)涂色比赛,制造冲突
师:咱们班同学个个都是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孩子,在这节课上想不想更好的展示自己呢?
师:同学们信心十足,那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我们同桌之间先来进行一个涂色比赛的游戏,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那片树叶,同桌之间快速涂一下,最先涂完的获胜(比赛涂色)
师:左边同学都已经把手举起来了,互相看一下,为什么左边同学
涂得那么快?
生:叶子小
生:左边同学叶子小,右边同学叶子大? 师:叶子小即哪里小, 生:面小 板书:面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 1、找面
师: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物体的面,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面? 生找,汇报
生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本子面……
生指一指找到的面
师:(如果学生只是指了一少部分,要引导:顺着学生的手势,在所指的地方画了一个小圆圈,如:这一块儿是数学书的面吗? )
师:到底哪里是数学书的上面?
总结:一周边线围成的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的上面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找到那么多物体的面 2、摸面
摸一摸:让学生摸一摸找到的物体的面试试有什么感觉? 生汇报,总结
(面在东西的外面;面是在物体的表面上的;面是平平的,滑滑的)
3、比面
师:你找的这些面是不是有大有小?说说你找的哪个物体的面大?哪那个小
多个学生汇报,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出:“看一看 ” “比一比 ” 师板书这两个词
总结:物体都有自己的表面,这些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这个定义并引出课题: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师示范:像老师刚刚写字的黑板: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师边比划边说,投影展示,让生模仿说, 师评价
再让多个学生像这样说说其它物体表面的面积。(动作与语言相结合)
4、练习: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 拿出字典
问: 字典有好几个面,它们每个面的面积都一样大吗?生汇报 (2)投影出示:
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5、认识图形的面积。
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
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
师:谁来像上面一样说说它们的面积?让生上台边比划边说 生: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
课件出示:出示不封口的图形生找面积 生:没有封口,它没有面积。 师:为什么没有封口就没有面积呢? 生:没有封口,不知道它有多大。
师:图形没有封闭,就没有边界,就确定不了它究竟有多大。只有封闭图形才有确定的大小,才有面积。
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者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三)探索比较面积的方法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