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句》说课稿
说课人 何柯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我们办公室里,语文老师常会讨论起这个问题: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呢?老师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我觉得应该是“语感”的培养吧!为什么呢?如果学生语感好,在生活中能够增添生活的趣味,在文章的写作中,也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得相应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语感”的培养的方式与途径很多,修辞手法的学习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这就是我设计这个内容的目的之一——培养学生的语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针对学生对修辞手法理解上的不足,尤其是对拟人的认识与理解。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设计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我这节课力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拟人句的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讲授法、情境法、练习法、合作讨论法等让学生会辨识、会写拟人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拟人句的特征。2、会区分拟人句。3、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拟人句的区分及运用。 教法:讲授法、情境法、练习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程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学生们学习活动的心理特征,一是凭兴趣学,激发了兴趣就能发挥学生最积极的主动性;二是善于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我针对这个特征,科学恰当地设计了以下几个个教学程序。 一:图片导入
请生用一句话描绘你看到的画面(日出图片),学生畅所预言,根据他们描述的情况,师适时引入拟人句的学习。这样做,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对修辞手法有一个表象感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第一步。 二具体探讨
我重点设计了一下环节: (1)、什么是拟人句 (2)、拟人句的作用 (3)、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①把动物拟人化。 ②把植物拟人化。 ③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4)、拟人句的识别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
①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②不能出现比喻词; ③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练习:请判断以下哪些是拟人句 ①、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②、风姑娘轻轻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③、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④、夜空的繁星,仿佛碧玉盘中撒满的宝石。 ⑤、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⑥、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 ⑦、作为中国人,我们难道不应该感到自豪吗? ⑧、像绿毯一样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⑨、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⑩、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5)、拟人句的改写(三“步”曲)
第一步:增加人的称呼。(如哥哥、姐姐、爷爷等)
第二步:用人做的事来代替句中的动词。(如唱、跳、走等) 第三步:增加描写人的修饰语。(如高兴的、顽皮的等)
以上五个环节是递进式的设计,各环节环环相扣,通过前三个环节使学生从宏观上对拟人句有了明确的界定,第四个环节既是对第三个环节的巩固,也是对第五个环节的铺垫。为了突破难点,在这一环节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大量的练习,在这些句子中有各种修辞,如比喻、反问等,让学生在辨中更好的认识拟人句。
第五个环节给学生总结出了拟人句改写的三个步骤,并通过具体事例的操作及亲自练习,使学生对拟人句的理解更加透彻。
我也来试试:
A.一阵春风吹过,小草 。(写成拟人句) B、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①星星在天上闪烁。
②雪松的树枝被厚厚的积雪压弯了。 ③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
我来试试环节的设置是对以上内容掌握的综合演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最后一个环节打下了基础。 (三)拓展训练
这一环节我主要提供了一组图片,这组图片看似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反映春景的图片,学生并不陌生,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对拟人句的掌握,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拟人修辞的有关知识写一段反映图片内容的话,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这一设计,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在操作上对他们既有一定程度的约束性,同时又给他们个人的发挥提供一定的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