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卷(八)
理科综合
测试范围:学科内综合。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u-64 Mn-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菜属于蓝藻类,具有降血压的独特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菜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发菜具有降血压的功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发菜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发菜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2.某农业科研人员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铅(Pb)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
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均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B.重金属可能通过影响酶的空间结构影响酶的活性 C.200mg·kg-1的铅作用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同 D.400mg·kg-1的铅作用后脲酶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
3.某T2噬菌体DNA含1000个碱基对,某科学工作者用35S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最终形成100个子代T2噬菌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子代T2噬菌体中含35S的占1/50
B.T2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转录形成RNA C.T2噬菌体繁殖过程中消耗脱氧核苷酸1.98×105个 D.T2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4.某农业科研小组研究不同剂量乙羧氟草醚(除草剂)防治麦田阔叶杂草的效果(表中数 据为杂草生存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组剂量/g 2000别 a.i./hm2 甲 乙 丙 8.44 11.25 16.88 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20052006年 年 年 96.42 93.79 87.56 90.38 87.08 81.75 81.04 98.54 97.75 96.61 95.76 92.56 91.33 90.38 99.80 98.17 98.87 98.72 97.63 96.32 94.84 A.由于长期使用乙羧氟草醚,诱导麦田阔叶杂草产生抗性突变 B.2000年前未使用乙羧氟草醚,麦田阔叶杂草也可能存在抗性
1
C.2003年甲组麦田阔叶杂草抗性基因频率与2006年乙组一定相等 D.2006年甲组麦田阔叶杂草与2000年丙组间存在生殖隔离
5.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花、果实和种子的生长),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根、茎和叶的生长),使植株矮壮并抗倒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矮壮素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B.矮壮素处理马铃薯可使其块茎减小,降低产量 C.矮壮素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矮壮素进入靶细胞中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6.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秸秆焚烧对土壤小动物种群数量的影响,选择山东济宁玉米样地和大豆样地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为某种土壤小动物的数量)。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 )
月火烧后的玉未火烧后的玉火烧后的大豆未火烧后的大米样地 181 180 237 472 378 411 304 285 样地 180 221 183 263 310 391 287 228 豆样地 186 231 273 450 396 400 309 340 份 米样地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89 162 152 289 263 300 261 127 A.7~8月份土壤小动物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秸秆焚烧对玉米样地的影响高于大豆样地 C.秸秆焚烧会提前土壤小动物数量的高峰期 D.焚烧秸秆会改变农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硫、漂白粉、双氧水均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相同 B.铝比铁活泼,故铝比铁更易被腐蚀
C.聚乙烯塑料可用于制造水杯、奶瓶、食物保鲜膜等生活用品 D.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症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若生成11.2L Cl2,则生成H2分子的数目为0.5NA B.28g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 C.1mol晶体硅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D.87gMnO2与100mL 12mol·L-1的浓盐酸共热,转移电子数目为0.6NA
2
9.某有机物R的结构简式为:
A.1mol R与足量的Na反应能生成1mol H2 B.1mol R最多能消耗2mol NaOH
,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R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反应类型 D.1mol R完全燃烧消耗16mol O2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实验操作 用pH试纸测同温同浓度的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实验现象 pH:Na2CO3溶液小于结论 非金属性:C>Si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说明蔗糖并未水解 Na2CO3和Na2SiO3溶液的pH Na2SiO3溶液 火焰呈黄色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C 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向其中加入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D 酸钾溶液 色 向丙烯醛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11.某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盐桥中装有琼脂与饱和K2SO4溶液,已知,氧化性:Cr2O72ˉ>Fe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
B.外电路中电子移动的方向:a极→导线→b极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移向甲烧杯 D.乙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r2O72ˉ+14H++6eˉ=2Cr3++7H2O
12.向100mL 1.5mol·L-1的Na2CO3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L CO2气体,充分反应后, 假设所得溶液的体积不变,在所得溶液中,下列有关粒子的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CO32ˉ)>c(HCO3ˉ)>c(OHˉ)>c(H+) B.c(Na+)=c(HCO3ˉ)+2c(CO32ˉ)
C.3c(H2CO3)+c(HCO3ˉ)+2c(H+)=c(CO32ˉ)+2c(OHˉ) D.c(HCO3ˉ)+c(CO32ˉ)=2mol·L-1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原子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等,X、Z同主族,Y、W同主族,且Y、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是常见的大气 污染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Z<Y<W<Q
B.Y能分别与X、Z、W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
C.非金属性:W<Q,故W、Q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W<Q D.电解Z与Q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Z的单质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3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普朗克提出了微观世界量子化的观念,并获得诺贝尔奖 B.爱因斯坦最早发现光电效应现象,并提出了光电效应方程 C.德布罗意提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D.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15.水平面内固定一个足够大且绝缘的粗糙斜面,其上有一个带电滑块匀速下滑且一直在斜面上运动。仅改变下列选项中的条件,滑块速度大小一定改变的是 ( ) A.施加竖直方向的电场
B.翻转滑块,改变它与斜面的接触面积 C.施加水平方向的恒力 D.改变滑块的质量
16.2016年2月,物理学界掀起了“引力波”风暴,证实了爱因斯坦100
年前
所做的预测。据报道,各种各样的引力波探测器正在建造或者使用当中。可能的引力波探测源包括致密双星系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若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A、B两天体构成双星,如图所示。某同学由此对该双星系统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中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A、B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m2:m1 B.A、B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大小之比为1:1 C.A、B做圆周运动的转速之比为1:1
D.A、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1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原线圈中接入u=100sin(100πt)的正弦交流电,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为1A,电表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0=10Ω。各元件正常工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的读数为2A
B.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不得低于20V C.原线圈中最大电流不能超过1A
D.流过电容器C的电流每秒方向改变50次
18.如图所示,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有质量为m的小球。在最低点给小球一水平初速度,使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某一位置时,轻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关于轻绳的拉力T和θ角的关系式你可能不知道,但是利用你所学过的知识可以确定
下
列
哪
个
表
达
式
是
正
确
( )
A.T=a+3mgsinθ(a为常数) B.T=a+
3mg(a为常数) sin?
的
C.T=a+3mgcosθ(a为常数) D.T=a+
3mg(a为常数) cos?
19.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动能Ek随位移x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粒子运动中所经过的三点,且ab=bc,ab段为直线,bc段为曲线。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