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知识点1:甲状腺血供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甲状腺下动脉——锁骨下动脉。甲状腺上、中静脉——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头臂静脉。
必备知识点2:开放性创伤皮肤尚保持完整无缺者,称闭合性创伤。凡有皮肤破损者,称开放性创伤。
必备知识点3: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前性由脱水、血容量减少、心排血量不足引起,如处理不及时,可发展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常见的病因有大出血、休克等。
必备知识点4: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后性因双侧输尿管或肾的尿流突然受阻,继发急性肾衰竭。如双侧输尿管结石、盆腔晚期肿瘤压迫输尿管等。 必备知识点5: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性缺血或肾中毒所造成的肾本身实质病变。如庆大霉素或其他有毒物质导致的肾损害。
必备知识点6: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主要表现为水中毒、高钾血症、高镁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酸中毒。 必备知识点7:柯林(Curling)溃疡中度、重度烧伤,可继发胃、十二指肠的急性炎症及溃疡。
必备知识点8:库欣(Cushing)-溃疡脑伤、颅内手术或脑病变,可继发胃、十二指肠或食管的急性炎症
必备知识点9:低渗性缺水补Na量(mmol)=[血钠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必备知识点10:低钾心电图早期T波低平、变宽、双相或倒置;随后ST段降低,OT间期延长,U波出现(低钾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
必备知识点11:酸碱平衡判断指标正常动脉血的PCO2为4.53~6.00kPa(34~45mmHg),平均5.33kPa(40mmHg);反映酸碱代谢中呼吸性成分的指标;标准HCO3(SB)测得的血浆中HCO3的含量,是代谢成分的指标。 必备知识点12:中心静脉压:正常值(5~10cmH2O)。在低血压时,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47kPa(15cmH2O)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高于1.96kPa(20cmH2O)时,则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必备知识点13:手术患者的切口种类
①清洁切口,用“Ⅰ”表示,如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②可能污染切口,用“Ⅱ”表示,如胃大部切除术; ③污染切口,用“Ⅲ”表示,如阑尾穿孔手术切口。 必备知识点14:切口的愈合分为3级:
--
? 甲级愈合用“甲”表示,指愈合良好的切口;
? 乙级愈合用“乙”表示,指愈合处有炎性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
等,但未化脓;
? 丙级愈合用“丙”表示,指切口化脓,需作切开引流的切口。
必备知识点15:国际抗癌联盟提出了TNM分期法T是指原发肿瘤
(tumor)、N为淋巴结(node)、M为远处转移(metastasis)。再根据肿块程度在字母后标以0至4的数字,表示肿瘤发展程度。1表示小,4代表大,0为无。
必备知识点16:肿瘤治疗原则Ⅰ期者以手术治疗为主;Ⅱ期者以局部治疗为主,原发肿瘤切除或放疗,并须包括转移灶的治疗,辅以有效的全身化疗;Ⅲ期者采取综合治疗,手术前、后及术中放疗或化疗;Ⅳ期者以全身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对症治疗。
必备知识点17:肿瘤化学疗法目前已能单独应用化疗治愈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精原细胞瘤、Burkitt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对某些肿瘤可获得长期缓解,如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肾母细胞瘤、乳癌等。 必备知识点18:放疗高度敏感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性腺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肾母细胞瘤等低分化肿瘤。
必备知识点19: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对放疗和化疗敏感,但在各型肺癌中预后最差。
必备知识点20:支气管扩张高分辨CT的应用,也为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提供了更有益的信息,目前可基本取代支气管造影术。
必备知识点21:脾破裂是腹部内脏中最易损伤的器官,在各种腹部损伤中占40%~50%。
必备知识点22:小肠破裂发生机会较高,早期即可产生明显的腹膜炎,少数患者有气腹。小肠破裂一旦诊断,应当立即手术治疗,一般以简单修补为主。
必备知识点23:膈下脓肿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原有的病情好转后又逐渐出现全身感染症状。体温再度升高,开始弛张热,渐变为稽留性高热,脉搏增快、出汗、虚弱。
必备知识点24:腹股沟管结构内口即深环,是腹横筋膜的卵圆形间隙;外口即浅环,是腹外斜肌腱膜的三角形裂隙;前壁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但外侧1/3部分尚有腹内斜肌覆盖;后壁为腹膜和腹横筋膜,其内侧1/3有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腹股沟管内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男性有精索通过。
必备知识点25:嵌顿性疝如嵌顿的内容物仅为肠壁的一部分,称为肠管壁疝(Richter疝);嵌顿的内容物是小肠憩室(通常是Meckel憩室),称Littre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