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最佳治疗方案是 A.放射治疗 B.化学治疗 C.手术治疗 D.免疫治疗 E.中医中药治疗 答案:C
实体肿瘤的TNM分期规定,乳腺癌2~5cm为T2期,腋窝淋巴结阳性为N1,从题干看出,该患者的肿瘤最大临床直径是2.5cm,腋窝及一枚肿大的淋巴结,未显示有远处转移,故分期为T2N1M0。肿瘤切除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切取活检有导致癌细胞血行转移之嫌,故不可取,其他手段皆不能代替病理诊断。至于治疗方法,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所以E、C、C分别是正确答案。
女,45岁,间歇性右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发热10天,加重3天入院。治疗期间突然出现寒战高热,T39.4℃,神志淡漠,面色苍白,皮肤厥冷,手足冰冷,脉125次/分,血压70/45mmHg。15. 患者目前属于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脓毒性休克 C.神经源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答案:B
16.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其目前应处于 A.休克前期 B.休克代偿期 C.休克失代偿期 D.休克抑制期 E.休克终末期 答案:D
17. 此时应采取的治疗原则是 A.快速扩充血容量 B.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C.紧急手术去除病灶 D.广谱强效抗生素的使用 E.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处理原发病灶 答案:E
急性胆管炎如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则可能进一步发展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上可出现G-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冷休克”故答案为B;休克的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末梢循环发生改变时,则说明已经进入到休克抑制期,故此题答案为D。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纠正休克与控制感染并重。在休克期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控制感染,控制感染的关键是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病灶,故此题答案为E。 B1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切口分类及愈合记录为“℃/甲” B.切口分类及愈合记录为“℃/丙” C.切口分类及愈合记录为“℃/甲” D.切口分类及愈合记录为“℃/乙” E.切口分类及愈合记录为“℃/甲” 1. 腹股沟疝修补术,切口愈合良好 答案:A
2. 胃大部切除术,切口有血肿
答案:D
腹股沟疝修补术,属清洁切口(℃类切口),愈合良好属甲级愈合;胃大部切除术是可能污染切口(℃类切口),切口有血肿属乙级愈合。
A.窄谱抗生素 B.广谱抗生素 C.抑菌性抗生素 D.杀菌性抗生素 E.联合应用抗生素
3. 病原菌不明的感染应选用 答案:B
4. 抵抗力弱,全身情况差时的感染应选用 答案:D
5. 混合性感染应选用 答案:E
不同的外科感染是不同的细菌引起的,不同的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已产生抗药性,不同抗生素其抗感染的作用不同,故应正确掌握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避免乱用、滥用。
A.休克代偿期 B.无休克 C.重度休克 D.中度休克 E.轻度休克
6. 外伤后烦躁不安,出冷汗,尿少,血压100/85mmHg,心率110次/分 答案:A
7. 肠梗阻3天,呕吐频繁,小便少,头晕、疲乏,心率120次/分,血压70/45mmHg 答案:D
8. 呼吸深快,反应迟钝,皮肤苍白,脉搏140次/分,血压50/20mmHg,无尿 答案:C
休克代偿期即微循环收缩期,是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早期代偿反应。患者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增加、呼吸加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舒张压升高、脉压缩小、尿量正常或减少。轻度休克表现为神志清楚或精神紧张,面色稍苍白,指端发凉,脉搏100次/分以下,尚有力,收缩压正常或稍高,舒张压升高,脉压缩小;中度休克表现为神志尚清或表情淡漠,四肢凉,出冷汗,脉搏100~120次/分,收缩压90~70mmHg,脉压小,尿少;重度休克表现为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脉搏速而细弱,有时扪不清,收缩压70mmHg以下或测不到,尿少或无尿。根据以上定义三问的正确答案分别是A、D、C。 A.升高 B.降低 C.先高后低 D.先低后高 E.高低波动
9. 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的变化是 答案:D
10. 过敏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的变化是
答案:B
血容量降低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因此中心静脉压增高。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率增快,心输出量是增加的;后期周围血管淤滞、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过敏性休克患者由于组织胺、炎性介质的释放,外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降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