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知荣辱,有道德
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
一、道德
含义: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热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特点:1)道德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2)道德主要是以社会与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维系的。3)道德的内容因时代不同会有所变化。 作用:个人人生(成就人生)、个人人生价值(收获幸福)、有助于社会和谐 1、个人人生:1)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有助于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3)有助于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2、个人人生价值:1)道德是使人获得幸福的源泉。2)真正的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3)我们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践行道德规范,才能得到至上的快乐与幸福。
3、有助于社会和谐:1)塑造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世界,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练,提高道德修养;2)加强道德修养,不仅改变我们自己,而且能改变他人甚至社会;3)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怎么做:
做人,就要做有道德的人,就要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践行道德规范,才能得到至上的快乐和幸福;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促进社会和谐。 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是什么:(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书上32页2段1句)
为什么:1、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2、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书上32页1段1句,2句。) (注意课本32页小字部分) 三、社会公德 含义:(公共场所活动)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书上34页1段1句)
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为什么: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也是 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能体现我们的文
明素养,展示我们的尊严和价值。
怎么做:一定要增强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体现我们的文明素养,展示我们的尊严和价值,为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作出自己的努力。
(注意:课本34页小字部分链接) 四、家庭美德 含义:(家庭生活)每个社会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重要性:家庭道德是一种亲情道德,家庭道德中的精华就是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以及邻里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书上25页2段) 注意::邻里友情是亲情的延伸和扩展,是协调邻里关系的情感基础。 互相尊重是维护邻里友情的基本前提。
不对邻居指手画脚、说三道四,面对邻里纠纷互谅互让,是相互尊重的应有表现。
第四课、恪守职业道德
五、职业道德(职业活动)
含义:职业活动中,我们应当遵循的这些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就是职业道德。(40页1段2句)
特点:行业性、时代性、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规范性。 内容:爱岗敬业(基础)、诚实守信(重点)办事公道(较高要求)、服务群众(核心)奉献社会(最高境界)。
作用:总之,职业道德是我们职业成功的保证,是职业的灵魂。职业道德水平决定着人们的职业行为。
1)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2)有效保证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维护和提高企业的信誉,促进行业的发展。3)规范整个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促进行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内容
1、爱岗敬业
是什么:爱岗敬业就是在工作中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书上42页2段1句)
地位: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我们职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为什么:职业不仅是我们谋生的手段,而且是充分展示自身才能,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应该善待本职、热爱本职、敬重本职,做到爱岗敬业。
怎么样:爱岗敬业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乐业、勤业、精业。
乐业,是我们内心热爱并热心于所从事的职业,把干好工作当做快乐的事。
勤业,指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刻苦勤奋,不懈努力,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精业,指对本职工作业务纯熟,精益求精,使工作成果尽善尽美,不断地有所进步、有所创新。 2、诚实守信
为什么(重要性)
1)个人受欢迎:诚信是为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先,我们做诚信的人,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受人欢迎的人。 如果不讲诚信,会让人的良心变坏,失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假冒伪劣盛行,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2)企业有发展:诚信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是各行各业树立良好信誉的根本。企业的信誉体现了社会承认,体现了企业的社会价值,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3)国家展形象:诚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是一个国家国际交往的重要方面。 地位:遵守职业道德的重点是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 要求:怎么样?
1)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2)诚信要求我们遵守国家法律、符合社会道德要求。
3)诚信是要把企业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是企业利益不能高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内容:(在职业活动中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的表现)第一,要诚实;第二,要有信用,讲信誉;第三,要忠诚所属企业;第四,要维护企业信誉;第五,要保守企业秘密。 3、办事公道
含义:公道就是处理事情坚持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办事公道强调职业活动应遵守公平与公正原则,它是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的起码保障。
地位:恪守职业道德的较高要求
具体要求:一是:公平公正;二是:不计个人得失,不屈从各种权势;三是:要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
学生怎么做:从现在起要涵养公道的品格,走上职业岗位后要办事公道,做公道的人
为什么: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凝聚力,增强团队协作的合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个人具有办事公道的良好职业道德,能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最终为企业赢得较好的信誉,是企业发展壮大。 4、服务群众(核心)
道德要求:
为服务对象着想,我们做事情,都要想到服务对象的利益,为群众谋利益; 提供热情、周到、耐性的服务,使服务对象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熟练掌握服务技能,提高高质量的服务。
含义:服务群众,指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服务对象的利益出发,满足服务对象要求,尊重服务对象利益,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地位: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更高要求。
为什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践行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带给我们成就感和快乐,使我们在服务的本职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怎么样(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1)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要求我们增强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让服务对象感到满意。(能力)2)人人需要服务,人人要有服务精神。(精神)3)热情、周到、耐心的(态度)。 5、奉献社会
含义: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全心全意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在奉献中体会真正的快乐。
地位: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体现,同时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基本要求:(怎么样)1)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当三者关系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2)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助人为乐、扶贫济困;3)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方面为社会作贡献;4)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岗位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为什么?1)奉献社会,能充分实现我们的自我价值。2、奉献社会,有助于营造互助友爱、安定和谐的社会风气。(注意具体表现) 强调:腐败:
表现 : 拜金主义盛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公肥私四处蔓延,吃、拿、卡、要等行业不正之风凸显;一些行业和部门,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中饱私囊,把职业道德置于脑后;极少数腐败分子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道德评判出现偏差,一些人对钻政策空子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危害:1)职业腐败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使从业者职业道德滑坡,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公终利益受损害,社会风气被败坏,国家形象遭损害。它还影响到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在我门的职业工作中,无论是否拥有权力,只要个人主义恶性膨胀,就容易产生腐败。
怎么样反腐败:反对职业腐败,要反对各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国家正通过打击受贿、商业贿赂等惩治腐败。
反腐倡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自觉尊守职业道德,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有助于建立公平公正、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树立国家的廉洁形象。
中职生怎么做:倡社会廉洁之风气,让我们从职业活动中严守职业道德做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