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4 20:48: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B,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解析】

1.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H(氢) 2He(氦) 3Li(锂) 4Be(铍) 5B(硼) 6C(碳) 7N(氮) 8O(氧) 9F(氟) 10Ne(氖) 11Na(钠) 12Mg(镁)13Al(铝) 14Si(硅) 15P(磷) 16S(硫) 17Cl(氯) 18Ar(氩) 2.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的运动特征:电子质量 ;运动空间 ;运动速度 。 (2)电子运动的表示方法:电子云 (3)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由于电子的 能量 不相同,因此,它们运动的 区域 也不相同。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根据这种差别,我们可以把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看成不同的 。从内向外编号依次为1、2、3 、4、5、6、7?? n ,分别称为 。

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 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 (2)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 个; 1 2 3 4 5 6 7 n 层序数n K 符号 ?? 最多容纳电子数 ?? (3)最外层最多排 个(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为 个); (4)次外层最多容纳 18个,倒数第三层作多容纳 32 个。 4.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He为 )。

其他原子结构不稳定,需要 得到电子 或 失去电子 ,形成 阴离子 或 阳离子 。

例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钾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氯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 1 页 共 10 页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练习

1.下列有关4214S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4214Si原子核内含有14个质子 C.42 14Si的核外电子数为14

B.4214Si的原子序数为14 D.4214Si原子核内含有42个中子

2.某微粒的核外电子的数目分别为:K层2个,L层8个,M层8个,该微粒是( )

A.氩原子 B.钾离子 C.氯离子 D.无法确定

3.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元素是

( )

A.S B.C C.Si D.Cl 4.下列表示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Cl-的结构示意图

B.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S2-的结构示意图

D.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5.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是 ( )

A.Cl B.Na+

C.K+ D.S2

6.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3 B.7 C.8 . D.10

7.元素A的原子获得2个电子或元素B的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它们的电子排布均与氖原 子的电子排布相同。A、B两种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

A.B3A2 B.A2B3

C.A3B2 D.B2A3

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含有1个中子,质量数为3的H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氯化钙的化学式CaCl2 .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 2 页 共 10 页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认识元素周期律B 【阅读教材】P3 “元素周期律”下第1段

除 元素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从 到

的周期性变化。

【阅读教材】P4 “交流与讨论”,依据表1-2作图1-4。

原子半径呈现由

的周期性变化。

【阅读教材】P5 “信息提示”,记住下面的规律

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越强,则:①原子半径越大;

②单质还原性越强;

③单质越容易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 ④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②单质氧化性越强;

③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剧烈,生成氢化物越稳定; ④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Na Mg Al 。

碱性:NaOH Mg(OH)2 Al(OH)3 ; 半径:Na Mg Al 。

非金属性越强,则:①原子半径越小;

【阅读教材】P5 “活动与探究”,探究活动1(钠、镁、铝分别与水、盐酸反应) 结论: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推论:金属性:Na Mg Al ;

还原性:Na Mg Al ;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 3 页 共 10 页

【阅读教材】P6 “活动与探究”,探究活动2,分析表1-4 元素 单质与氢气反应 最低化合价 氢化物的稳定性

Si P S S(蒸气)+H2 H2S Cl Cl2+H2 光照 2HCl Si+2H2 高温 2P(蒸气)+3H2 SiH4 △ 2PH3 结论:硅、磷、硫、氯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Si P S Cl2 ,

氢化物的越稳定: SiH4 PH3 H2S HCl

元素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高价 氧化物 化学式 化合价 半径:Si P S Cl ; 酸性: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推论:非金属性强弱:Si P S Cl; 氧化性:Si P S Cl2; 【阅读教材】P6 “活动与探究”,探究活动2,分析表1-5 强碱 - 中强碱 - 两性 - 弱酸 -4 中强酸 -3 强酸 -2 最强酸 -1 的水化物 酸碱性 最低负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呈现由 到 ,最低负价呈现由 到 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金属性呈现由 到 ,非金属性呈现由 到 的周期性变化。 【规律】:11~17号元素

最高正化合价=

【阅读教材】P7 第1、2段

元素的

随着

的递增而呈现

性变化的规律,称作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

元素周期律本质是元素原子 和 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

;最低负化合价=

的必然结果。具体内容包括: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 例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 (

) )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例2.(2010〃6)下列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A.HCl

B.HBr

C.HF .

D.HI

例3.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金属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l 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和酸发生反应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 4 页 共 10 页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jxf1382nd1h1yk7prs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