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1.学生自己阅读这个故事,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读准生字的字音。 音。 2.学生思考:丢第一只羊后,2.教师出示课件(课件:养羊人是怎么做的?(不及时修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补) 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3.学生讨论两次丢羊的原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因。(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羊圈破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三、精读课文,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深入文本(用人是怎么做的? 时:15分钟) 3.继续读课文,引导学生破着。) 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4.学生细读第五自然段,小解疑。 组之间交流:如果自己就是养羊4.引导学生细读第五自人,会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然段,思考:第二次丢羊后,感受。(我真不应该不听街坊的劝养羊人是什么态度?想了什告,真是自食其果,我还是早点么?做了什么?结果如何?把羊圈修好吧……) 对此你有何态度? 1.小组展示汇报。 1.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以2.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小组的形式展示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2.学生各抒己见,结合本课我发现( ),我想说应四、展示交流、该( ),因为亡羊补牢,点拨提升(用未为迟也。 时:10分钟)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迟也。 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3.学生谈本寓言的寓意,并——理解内容——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发现的。 体会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 ),因为亡羊补牢,未为读了这则寓言,我明白了_________ ( ),我想说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展开说明:生活中,我发现“亡羊补牢”的意思是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 后发现羊再也没有丢过,你会对街坊5.如果你是养羊人,修补羊圈之养羊人无动于衷,依旧任由羊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因:面对街坊的好心劝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没有及时修补。第二次丢羊么呢?(改为陈述句) (2)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 (1)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4.按要求写句子。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要优化课堂教学,必须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寓言课的课堂教学要达到最优化,必须抓住寓言文体的特点,选择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读懂故事,明了寓意的教法。在教学反思 众多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是既能发挥寓言文体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寓意,又能调动学生主动性的一种教法。因此,在寓言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课时 1.会认、会读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学习目标 2.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3.懂得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要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听写词语。 学习重点 2.从寓言中明白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的道理,要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导案 1.引导学生回忆《亡羊补1.学生回忆《亡羊补牢》这牢》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复习有一、回顾导入,理。 关寓言的知识。 看图解题(用时:5分钟)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认2.学生认识理解“辕”“辙”识理解“辕”“辙”的含义,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课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课题的题的理解。 理解。 1.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二、初读课文,意。 解决字词(用2.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讨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 3.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展示识字方法。 7.看拼音写汉字,并读一读。 pán chán yìng yào 学案 达标检测 ( )( ) nán yuán běi zhé ( ) 时:10分钟) 论识字的方法。 3.教师组织全班讨论生字新词。重点指导:缠。 三、理清文意,读中探究(用1.引导学生继续读文,并且用图示来说明这个人要去1.学生再读课文,用图示表示这个人要去的地方和他行进的8.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注意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时:13分钟) 哪,可是却往哪里走。 2.让学生结合图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大意。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3.引导学生回答:如果你看到了这个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4.组织学生在文中找出:他的朋友共劝说了几次?每次都是怎么说的?那个人是怎样回答的? 5.(课件出示对话)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并了解两个人的心理。 1.引导学生思考:南边的方向相反。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结合图示说出故事的大意,并提出疑问。 3.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那个人进行规劝。(如:我会对他说:“你的方向错了,你是到不了楚国的。”) 4.学生根据要求找出相关语句,填写学生活动卡,然后集体汇报填写情况。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朋友的不解和诚恳的劝告,以及那个人的固执已见、一意孤行。 1.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国是他的目的地,向北行驶和方向不一致,结果截然相反。) 是他的方向,说明了什么?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得出2.引导想象:面对朋友好四、深入思考,意的劝告,他说:“马跑得快、体会寓意(用车夫是个好把式、盘缠多”,时:9分钟)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和启示。(无论做什么事,只有方3.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帮向正确了,才能达到目的,要多助学生总结出这则寓言蕴含听取朋友好意的劝告。) 的道理。 10.《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告诉引导学生回忆:曾经是否五、拓展升华,做过目标与方向不一致的事反思感悟(用情,有没有一意孤行,不听劝时:3分钟) 告的时候? 做好,即使目标和方向相反,也没关些做法的对与错。 B.做事情之前只要把准备工作学生进行回忆,畅谈以前一A.要听从别人的劝告。 我们( )。 _________________。 旅费虽然_______________,可理解,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道理可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__________虽然___________,最终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路。 马虽然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9.照样子,写句子。 系。 C.行动与目的相反,永远也达不到目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教学片段
启发思维,领悟道理。(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与大家分享分享? 生1:我读过寓言《刻舟求剑》《掩耳盗铃》。
生2:我读过《拔苗助长》,懂得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
师:(老师借着学生的回答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课题)《亡羊补牢》。谁能试着说说《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
生3:亡,是死的意思,牢,原是监狱的意思,这里指羊圈。亡羊补牢,就是羊死了修补羊圈。
师:他说得对不对呢?我先不说,等学懂了课文,由你们自己来评判。下面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
(讨论中学生认为《亡羊补牢》中的“亡”这里应该是丢失的意思,教师给予肯定。) 师:你喜欢这则寓言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生4:我喜欢那个人的邻居。因为他看到邻居丢了羊很着急,很同情,还劝他快把羊圈补好,我认为他是个热心肠的人。
生5:我喜欢那个养羊的人。因为他虽然第一次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又丢了羊,但是他后悔了,并且马上修补了羊圈,
学习这篇寓言的亮点是把表演引进课堂。在学生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后,学习人物对话的时候是利用表演来帮助学生理解的。文中人物的对话没有提示语,为了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心理, 引导学生加上提示语再进行表演读。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不知不觉中,“我要学”的意识被唤醒了。学生在一次次的尝试表演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