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唱活动
1.积极地参与歌唱活动。
2.用自然、饱满的声音歌唱,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会听间奏,音域一般在c1-c2。
3.学习领唱、齐唱以及简单的两声部轮唱。学习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较恰当地表现歌曲情感。 4.学习基本独立地即兴编、即兴唱。 二、韵律活动
1.初步掌握几种舞蹈的基本语汇和律动的组合形式,积极参与韵律活动。
2.基本能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节奏型、难度等。
3.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组合表现音乐的结构及其形象、情感和内容,积极使用动作、表情、体态与人沟通。 4.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积极参与创造性韵律活动。 三、节奏活动
1.积极参与节奏活动,学习更多乐器(三角铁、双响筒等)的基本演奏方法。
2.积极尝试自制乐器,辨别乐器的音色。
3.初步体会各种演奏方案中音色、音量、节奏型配臵的表现规律,积极参与尝试集体设计演奏方案。养成对集体和乐器负责的积极情感。 四、欣赏活动
1.倾听、观赏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形态、声音和运动状态。
21 / 41
2.进一步深入感受典型的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3.进一步学习使用多种音乐的、非音乐的表征方式(歌唱、舞蹈、演奏、语言、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参与欣赏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提高体验和表现音乐情趣的能力。
4.初步养成有情感参与的安静倾听音乐、观赏舞蹈表演的习惯。
大班下学期
一、歌唱活动
1.积极地参与歌唱活动。
2.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会听间奏,音域一般在c1—c2。
3. 继续学习领唱、齐唱以及简单的两声部轮唱、合唱,能较自如地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较恰当地表现歌曲情感。 4.能基本独立地即兴编、即兴唱。 二、韵律活动
1.进一步掌握几种舞蹈的基本语汇和律动的组合形式,积极参与韵律活动。
2.能较准确地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节奏型、难度等。
3.学习用身体动作组合表现音乐的结构及其形象、情感和内容,积极、熟练地使用动作、表情、体态与人沟通。 4.进一步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积极参与创造性韵律活动。 三、节奏活动
22 / 41
1.积极参与节奏活动,学习更多乐器(钹、锣等)的基本演奏方法。
2 .主动参与自制乐器,辨别乐器的音色。
3.进一步体会各种演奏方案中音色、音量、节奏型配臵的表现规律,积极参与,集体设计演奏方案。进一步养成对集体和乐器负责的积极情感。 四、欣赏活动
1.倾听、观赏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形态、声音和运动状态。 2.进一步深入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劳动音乐的特点。 3. 能够大胆地运用多种音乐的、非音乐的表征方式(歌唱、舞蹈、演奏、语言、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参与欣赏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提高体验和表现音乐情趣的能力。
4.养成有情感参与的安静倾听音乐、观赏舞蹈表演的习惯。
幼儿艺术(美术)教育总目标
1.初步感受、欣赏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美术活动,能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敏感性。
3.掌握一些简单的美术技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美术表现活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4.能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在美术活动中能理解、接纳、欣赏、尊重他人的创作与表现,喜欢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发展幼儿的审美情趣。
23 / 41
幼儿美术领域阶段目标
小班上学期
一、兴趣和审美
1.在成人的指导下,学习观察周围环境,对常见的、形象突出且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 2.喜欢并愿意参加各种美术活动。
3.喜欢周围生活用品及环境中美的东西,尝试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亲近之情。
4.愿意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初步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 二、绘画
1.引导幼儿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大胆涂鸦。
2.能认识常用的笔,油画棒、水彩笔和纸等绘画工具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作画姿态,工具和材料摆放有序。
3.尝试用点(雨点、圆点等)、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等,)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的物体特征。
4.对色彩有兴趣,能认识红、黄、蓝、绿和黑、白等常见的颜色,并愿意尝试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 三、手工
1.对手工活动感兴趣,愿意参加手工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愿意尝试各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24 / 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