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有关浓盐酸的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滴在大理石上有气泡放出
B.检验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有刺激性气味
2.(3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冰块
C.花生油
D.蔗糖
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时,KNO3的溶解度是25g。则15℃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100mL24%的NaOH溶液取出50mL后,其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 C.把5mL98%的浓硫酸倒入20mL的水中就得到25mL稀硫酸 D.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4.(3分)实验室用37%的浓盐酸(密度1.19g/cm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不需要的仪器是( ) A.量筒
B.托盘天平
C.烧杯
D.玻璃棒
5.(3分)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恒温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6.(3分)下列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Zn
B.MgO
C.CaCO3
D.Ca(OH)2
7.(3分)不能用水来进行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Na2SO4固体和CuSO4固体
B.CaCO3固体和Na2CO3固体 C.BaCl2固体和NaNO3固体
1 / 15
D.浓H2SO4和稀H2SO4
8.(3分)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NaOH溶液和CuCl2溶液 B.NaCl溶液和KNO3溶液 C.BaCl2溶液和K2CO3溶液 D.NaOH溶液和Fe2(SO4)3溶液
9.(3分)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H2O
B.KOH
C.Zn
D.CaCO3
10.(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都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其原理都是发生中和反应 B.洗涤剂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可以去油污,其原理都是乳化油污 C.碳酸钙和铁锈都可以溶于稀盐酸,其原理都是发生复分解反应 D.氧化钙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遇水都会放热,其原理都是与水反应放热 11.(3分)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A.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 B.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C.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
D.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12.(3分)室温时,向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2 / 15
A.a点溶液中有一种溶质
B.d点溶液中溶质是Ba(OH)2和H2SO4 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13.(3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青同学将水沿着器壁缓慢倒入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B.小竹同学不慎把浓氢氧化钠溶液沾在皮肤上,他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小湖同学不慎把浓硫酸沾在皮肤上,他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D.小牛同学将pH试纸伸入稀硫酸中,测定其溶液的pH值
14.(3分)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C.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D.结晶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15.(3分)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但不知它们分别对应哪条曲线。根据以下信息:
(Ⅰ)在0~t2℃的温度区间内,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Ⅱ)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 (Ⅲ)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
3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Y代表丙 B.曲线X代表乙
C.t2℃时,分别将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丙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多 D.t2℃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4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醋酸 ; (2)小苏打 。
17.(4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 (2)t2℃时,将等质量的b、c两种固体物质加水溶解(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b c(填“>”、“<”或“=”)。
18.(4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按要求填空: (1)在农业生产中,我们通常用 (填化学式)改良酸性土壤。
(2)在日常生活中,若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呈酸性),若要减轻痛痒,我们可以涂 (填字母)。
A.食醋 B.浓氢氧化钠溶液 C.食盐水 D.“宝宝金
4 /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