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系统下的沙布利克动作分析和作业改善
[摘要]针对现代制造业中流水线的不平衡和浪费现象,利用沙布利克动作分析和作业改善对某企业精益生产系统下的流水线进行改善,用数据可量化和结果型手段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安排工序、优化产线,做到准时化生产和精益生产。
【关键词】精益生产;动作分析;操作分析;工业工程
引 言
精益生产系统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而在80年代中期被欧美企业纷纷采用。精益生产追求质量零缺陷,生产线平衡零库存,高效的生产效率,随着微利时代的来临,精益生产模式成为制造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通过精益生产体系,企业希望:
◆在同步生产的基础上,强调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资源利用率
◆需求驱动(即拉动式生产)
制造系统中的生产活动实际上是由人和机械对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加工或检验组成的,而所有的加工或检验活动又都有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所组成,这些动作的快慢、多少、有效与否,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的高低。现在的状况是,许多工厂对工序动作的安排,往往是在产品刚开始生产时安排一次,此后除非出现重大问题很少进行变更。传统上,企业管理者认为效率的提高一般视作业者的动作熟练程度而定,随着动作的逐渐熟练,作业者对作业动作习以为常,完全在无意识中进行操作。实际上,这样的作法潜藏着极大的效率损失,许多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动作组合,其实都存在:停滞、无效动作、次序不合理、不均衡、浪费等不合理现象。这些动作对产品的性能和结构没有任何改变,自然也不可能创造附加价值,使生产效率因之降低。
1.动作分析和作业改善的次序
动作分析和作业改善的步骤,如果用PDCA的方法进行分析的话,可以按照标准的流程图,遵循这样的步骤进行动作分析改善,可以使动作的效率不断得到提升。问题的发生/发现;现状分析;找出问题的真因;拟定改善方案;实施改善方案;改善效果确认;标准化。
在精益制造系统里,我们要对流程和操作动作进行优化的主要目的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