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说课讲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5 5:43: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书目: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题

1. 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 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 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2.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__________ 。 3.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 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4. _______ 是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 的称号。

5. 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的 _____________ 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 选择题 1. ( )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 —书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 童心理学专著。

A黄翼 B 孙国华 C陆志伟 D 陈鹤琴

2. 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

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叫( )。

A问卷法 B 观察法 C 个案法 D 书面调查法

3. 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 点的研究方法称为( )。

A纵向研究B追踪研究 C 横向研究 D 横断研究

4. 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术杂志( 1985年创刊。

A《心理发展与教育》 B《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C《心理发展》 D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 5. 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 A全面观察 B集中观察 C 重点观察 D分散观察 三、 判断题

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在

( )

2. 普莱尔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 )

3. 美国的格塞尔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领域, 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 反射实验研究。 ( )

4. 自然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控制比较严格,所获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 高,数据比较可靠,结论经得起考验。 ( )

5. 以赞科夫为代表进行了 “教育与发展”的实验研究,使教育心理学与发展 心理学日益相结合。 ( )

四、 思考题

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

2.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一、填空题

1. 《一个婴儿的传略》2.19世纪后半期 3. 普莱尔 4. 霍尔 5. 《教育心理学》

二、选择题

1. D 2.AD 3.CD 4.A 5.BD

三、判断题 1.V2. X 3. X 4. X 5. V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 单选题

1 . “如果给我十几个健康的婴儿,我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 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出身及种族是什么。”这个论断说明了( )。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2. 埃里克森强调人格结构中理性( )的调节作用,他认为,通过这种 调节作用,个体可以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危机,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3. ( )认为,自我对话是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的中间形式。 A 皮亚杰 B 维果斯基 C 乔姆斯基 D 班杜拉 4. 根据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小学生正面临( )心理危机。 A 信任对怀疑 B 勤奋对自卑 C 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D 亲密 对孤独 5. ( )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 A.自我 B.超我 C.道德伦理 D.本我 6.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

A 形成了守恒概念 B 自我中心 C 能够进行系统性的逻辑推理 二、名词解释

1. 心理发展:2. 最近发展区: 3. 年龄特征: 三、 分析题

1. 几个 3岁的孩子在一起玩捉迷藏。其中的一个孩子将自己的头梦在被子 中,而整个身子都露在外面。但是,他相信自己藏得非常好,小伙伴是不可能看 到他的,因为他自己看不到他们。 请你想一想, 这是为什么?用什么理论或观点 可以解释孩子的这种想法?你能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2. 有些小学生有“说谎”、 “偷东西”的现象,作为教师的你如何来看待这些问 题? 四、 研究与设计

皮亚杰的活动教学法有什么特点?请你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建构理论, 为小学 低年级设计一堂活动课,并说明理由。

五、论述题 1. 如何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 2. 结合所学理论, 谈谈你

对心理发展的认识。 一、 B、 A、 B、 B、 D、 A 二、 1.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 心理变化过程。

2. 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儿童在成人的指导 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

3. 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质的特征, 就是儿童心 理的年龄特征。 它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 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 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三、 1.(供参考)可以运用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来解释。因为 3岁儿童正 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凭借表象来进行思维,并开始使用符号来表现和理解环境 中的事物。能够根据物体和事物的不同性质来对他们做出不同的反应。 他们的思 维有着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认为别人所看到的世界与他们所看到的完全一

样。当注意集中在问题的某一方面时,不能同时将注意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 他们自己不能看见了,就认为小伙伴都无法看见他。类似这样的例子有:例如孩 子将自己喝水杯里的开水倒入鱼缸,并说:“鱼儿也要喝水。”等。

2. (供参考)对于小学生所出现的一些缺点、错误,要注意积极引导,而不 能一味地惩罚,更不能以此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定性。 因为小学生的自我和超我都 还在发展,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到本我的控制, 因此容易出现一 些所谓的“道德问题”,如说谎、偷东西等。

而对于小学教师来说,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应把这种问题的性质 看得过于严重,不要因此而否定孩子的品德和人格,但同时要注意及时地发现、 规范孩子的行为,不要使这种行为逐渐成为习惯。 要特别重视关于纪律、规则等 方面的教育,使这些东西逐渐内化到学生的超我中,以此指导他们一生的行为。

四、 (供参考)。在活动课设计中应注意几点:

1. 重点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而不只是被动的听讲,并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学 习、手脑并用,强调思考、分析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将知识学习与生活需要相互 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2. 提供有教育价值的各种活动,配合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的需要,使学生依 照自己本身的能力来选择所从事的活动, 重视学生的个别能力、思维和创造能力 的培养。

3. 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尽可能地照顾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 的需求,让他们置身于较轻松的自然环境下和鼓励、 合作的气氛中,按照各自能 力的发展水平来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活动设计方案略)。 五、 略。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一、填空题

1. 据调查显示80%幼儿、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胆小、人际关系不

佳、语言发展迟缓等都是由于 ___________ 调引起的。

2. 观察是一种有 _________ 、有 ________ 、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 式。

3. 小学生善于运用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记忆策略来增强记忆的

效果。

4. 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三种思维的基本单位。 5. 通常以词的出现为界将整个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划分为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段。

6. 根据新形象的形成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儿童三岁时,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5至7岁时正常视力应为1.0 < )岁时视力发育已基本完成,不会再有大的变动。

A 5?7 B 6?7 C 7?8 D 8?9 2. 小学低年级儿童( )已相当成熟,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

还处于正在发展阶段,儿童常常会不清楚或忘掉由他人给定的目的。

A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C 有意注意 有意注 意 D无意注意无意

注意

)记忆要明显优于( )记忆,他们擅

长记忆具体的事物,而对于公式、法则、规律等还不善于记忆。

A具体形象语词 B语词具体形象 C语词语词 D具体形 象具体形象 4. 小学生的思维结构包括( )。

A思维的目的 B 思维的自我监控 C 思维的材料,D思维过程 5. 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这种观点是( )理 论的说法。

A社会学习论 B 环境论 C 先天决定论 D 环境与主体相互作论 6. 想象的构成方式有( ) A黏合B 夸张与强调C 拟人化 D典型化 三、思考题

1. 论述学习活动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 向儿童出示两张相似的图片,要求儿童找出两张图片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 之处,浅谈儿童在观察图片中的特点,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3. 随着儿童的发展,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语词记忆 和形象记忆有些什么变化规律,在教学中如何应用这些规律?

4. 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什么?

5. 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6. 你如果是小学低年级教师,将怎样考虑儿童注意的特点,组织教学工作? 7. 为什么说直观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8 ?小学儿童对堆积在一起的立方体数目, 常常不能正确辨认,这是为什么?

答案

一、1.感觉统合,2.目的、计划,3.复述、动手操作、组织,4.语言的准备期、 语言的发展,5.表象、概念、语言,6.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二、 1.D 2.B 3.A 4.ABCD 5.B 6.ABCD 三、 (略)

3.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

第四章

一、填空题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和 ___________ 四个方面。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在班集体中选择朋

友,表现出明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特 占 八、、

3. 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从形式上看包括 ______________ 、 三种心理成分。

、 4. 小学生自我评价的 ___________ 性、 ____________ 性和 _____________ 性均随

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发展。

5. ___________ 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中

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 选择题

1. 小红在小学二年级时,常因小事与同学吵架,升入三年级后,这种现象便

逐渐减少了,这说明小红的情感(

)得到发展。

、稳定性 D 、可控性

)。

A、丰富性 B 、深刻性 C

2. 小学五、六年级的儿童,择友的标准主要是(

A、直接接触关系 B、接受关系 C、敬慕关系 D、其它关系 3. 下列人际关系属于小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是( A、亲子关系

B

)。

、同学关系 C、师生关系 D、领导关系 )范畴。

4. 自我评价属于( A、自我认识

B 、自我体验 C 、自我控制 D、自我调节

5?小学生评价自己的言行时,更多地看见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的不足, 这表明

儿童的自我评价缺乏(

)。

A、独立性 B 、全面性 C 、社会性

三、 判断题

D 、稳定性

1.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际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 系。 2. 在人际交往中,小学生普遍倾向于选择异性同伴。 3. 自我意识各成份之间的发展是同步的。

4. 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理想的上升曲线。

呈现出一条非常

5.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四、思考题

1. 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2. 小学教师中普遍有这样的议论: “小学儿童越小越讨喜,好管;越大越讨 厌,难

搜索更多关于: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说课讲解 的文档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说课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hn36368826o2vt5lzj67d82u9zjet00ie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