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计算公式 6.1 配料计算
6.1.1 处理1吨铝土矿应配入的母液量
V?A铝矿?石灰?A???S铝矿?石灰??N?S铝矿?石灰?1.41CO2铝矿?石灰?RpS赤?S赤? NK?Rp?Rp母?式中:V—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m3/t矿
A铝矿+石灰—表示碎铝土矿和配入石灰中所含AI2O3的量(kg) A/S赤—为溶出赤泥中氧化铝和氧化硅的比值 S铝矿+石灰—为铝土矿和石灰带入的氧化硅的量(kg)
1. 41—Na2O和CO2的分子量的比值
CO2铝矿+石灰—铝土矿和石灰带入的CO2量(kg)
Rp—配料Rp值Rp=1.17亦为溶出液中AI2O3与Na2Ok的
重量比
Rp母—循环母液中AI2O3与Na2Ok的重量比 注:在磨矿过程中机械损失为0.1% 6.1.2 处理一吨铝土矿应配入的石灰量G石灰 G石灰=1吨×1000×15%=150kg
根据贵州铝厂轻金属研究所的溶出试验结果确定的。 6.1.3 溶出率的计算 1) 实际溶出率η η
实
实
??A/S?=
矿??A/S?溶出赤泥?A/S?矿理
??100%
2) 理论溶出率η
假定在理想溶出条件下,赤泥中的?A/S?矿=1,
1
此时计算的溶出率为理论溶出率。
η
理=
??A/S?矿??A/S?赤泥?A/S?矿相对
??100%=?A/S?矿?1?A/S?矿?100%
3) 相对溶出率η ?相对?
?实?A/S?矿?(A/S)赤泥?100%??100% ?理(A/S)矿?14) 净溶出率η净 ?净?(A/S)(A/S)矿?末赤(A/S)矿?100%
6.2 产量的估算
AL2O3产量=下矿量×A%矿×η实×(1-5%)×(1-5%) 式中:A%矿——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 η实——铝土矿的实际溶出率%
5%—— 分别为铝土矿的含水率和氧化铝生产过
程损失。 6.3 赤泥产出率
6.3.1 原矿浆中每吨固体产赤泥量: Q=K×
S固S分赤 t/t
式中:K——修正系数,考虑到在原矿浆磨制与贮存过程
中有一部分SiO2进入溶液,使计算赤泥中产出率偏低,K=1.04;
S固——原矿浆(固体)中的SiO2含量% S分赤——分离赤泥中SiO2的含量%
2
6.3.2 处理1吨铝土矿所产生的赤泥量: G赤?S矿S赤?1000
式中:G赤——处理1吨铝土矿所产生的赤泥量,kg/t矿 S矿、S赤——铝土矿和赤泥中SiO2的含量% 6.3.3 每m原矿浆产赤泥量 Q2=
S固S分赤3
×K×固含(kg)
3
3
式中:固含——每m原矿浆中的固体含量(kg/m) 6.3.4 每小时产赤泥量: Q=
S固S分赤×K×V×固含(kg)
3
式中:V——每小时原矿浆进料量m/h 说明:1)………是以原矿浆为基准
2)从溶出赤泥呈分离赤泥有进一步的脱硅作用。 3)因为矿石和赤泥的灼减量不同,且矿石溶出以后,经历一系列化学变化,
所以 矿石量 - 溶出AL2O3量 ≠ 赤泥量 6.4 碱耗的计算:
6.4.1 赤泥带走的最小碱损失:根据生成硅渣Na2O.AL2O3.1.7SiO2.n H2O的分子式。A/S=1,每1kgSiO2就会造成1kgAL2O3和0.608kgNa2O的损失。所以溶出1000kgAL2O3有如下关系:
0.608 S/(A-S)=Na2O耗/1000
3
Na2O耗=0.608S?1000?A?S608kg.Na2O/t.AL2O3 A?1S式中:Na2O耗—赤泥中碱的化学损失,kg.Na2O/t.AL2O3 A/S——矿石中的铝硅比 6.4.2 生产中碱耗的计算
① N化=G矿×G泥×Na2O(%)×0.01
式中N化——氧化钠的化学损失 kg.Na2O/t.AL2O3
G矿——每吨氧化铝的矿耗 t.矿/t.AL2O3 G泥——每吨铝土矿所生产的赤泥量 kg/t.AL2O3 Na2O——末次赤泥中Na2O的百分含量%
② 赤泥附损的计算
N赤附= G矿×G泥×Na2O(%)×0.01
式中:N赤附—末泥中氧化钠的附着损失,kg.Na2O/t.AL2O3
G矿——每吨氧化铝的矿耗t.矿/t.AL2O3 G泥——每吨铝土矿所产生的赤泥量kg./t.矿
Na2O——末次赤泥中附碱含量(%)
③ 氢氧化铝带走碱损失:(以生成1吨AL2O3计) NAH=1529.41×(Na1+Na2)×0.01
式中:NAH—氢氧化铝中带走的碱损失,kg.Na2O/t.AL2O3
1529.41—1吨氧化铝析合氢氧化铝的量kg
根据 2 AL(OH)3= AL2O3 .3H2O 156 : 102 54
AH : 1000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