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
一、填空题
1、推动全省煤矿走向高标准、高科技、高管理、高端化、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益、现代文明的“七高一文明”发展新模式。
2、建立矿井瓦斯、水害、热害、冲击地压等动力地质灾害的技术评价体系。
3、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净断面,应满足行人、通风、运输、管线及设备安装、检修等需要。 4、矿井应布臵高产高效工作面,大力推广一井一面模式。
5、掘进工作面个数应以满足回采工作面正常接替和提高掘进装备水平为原则确定,原则上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臵2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或多煤层开采时,最多只能布臵4个掘进工作面。 6、主要巷道应优先采用锚杆、锚喷或挂网锚喷支护方式。
7、矿井长度超过1500m的主要运输平巷、垂深超过50m的人员上下主要倾斜井巷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8、矿井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落实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煤矿维简费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
9、矿井应严格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
10、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应编制防灭火专项技术管理措施。
11、矿井应健全防治水管理机构, 配足管理和技术人员,按规定配备探放水设备。建立“探测超前、预报准确、防治达效、管理到位”的防治水工作体系,落实防治水责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采必探、先探后采”防治水原则,采取“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综合探测手段,摸清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严格执行“探掘分离”等井下探放水规定,防止水害事故发生;井下必须设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主排水设备应实现自动化运行。
12、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空气温度超过30℃时,必须采取综合降温措施。
1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14、煤矿要加强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实现煤矿用工合同签订率、用工备案率、从业人员培训率、参加社会保险率、从业人员年检率“五个百分之百”。
15、积极宣传弘扬“忠厚吃苦、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卓越至上”的山西煤炭精神,把学习宣传、弘扬践行山西煤炭精神,纳入重点工作范畴,形成长效机制。
16、煤矿生产和建设应坚持集约高效原则,大力推广“一矿一井一面”生产模式。 17、建设矿井要坚持科学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验收,所有矿井投产时全部实行机械化开采,信息化管理。
18、生产矿井必须按核定生产能力制定和安排生产计划,做到均衡生产,并严格按照劳动定
1
额定员标准配备作业人员,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19、矿井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法定代表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
20、落实生产过程管理领导责任,严格领导带班下井和下井人员数量核查制度,带班下井领导和当班下井人数要在井口明显位臵挂牌公示。
21、煤矿施工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2、煤矿要建立完善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3、矿井应坚持“制度管企、文化管人”的管理思路,打造具有特色的矿区文化。 24、煤矿施工项目部必须至少配备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机电负责人、工程质量负责人等5大成员(根据矿井施工安全需要,应适当增加)。
25、煤矿在进行巷道掘进前,应当查清掘进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提出水害防范措施,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回采工作面采煤前,应当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提出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后方可进行回采。
26、每座煤矿都要建立健全防治水九项制度、四种图纸、三种台账。
27、煤矿企业必须有完善的、满足需要的排水系统,必须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供配电设备、水仓等。
28、煤矿每个掘进工作面应配备一台探水钻,矿井至少备用一套探放水设备。
29、煤矿井下探放水实行探、掘分离原则,探放水队伍单独设立,由煤矿安全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
30、为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执行“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综合探测程序。
31、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总工程师是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32、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10年)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3、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 34、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 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 4种类型。 35、煤矿防治水五项综合措施是 防、 堵 、疏 、排、截。
36、钻孔终孔位臵以满足平距 3 米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 1.5米。 37、上山巷道探水时,一般应采取 双巷 掘进。
38、井下探放水应当使用专用的探放水钻机。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 39、煤矿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中,专项用于防治水的费用吨煤不得少于3 元。
40、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主要排水泵房的地面标高,应分别比其出口与井底车场或大巷连接处的底板标高高出0.5米。
2
41、煤层内原则上不得探放水压高于1 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如确实需要,可先建防水闸墙,并在闸墙外向内探放水。
42、探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等钻孔,必须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臵。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
43、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当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应当清理一次。
4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高瓦斯矿井必须建立地面固定抽采瓦斯系统,其他应当抽采瓦斯的矿井可以建立井下临时抽采瓦斯系统;同时具有煤层瓦斯预抽和采空区瓦斯抽采方式的矿井,根据需要分别建立高、低负压抽采瓦斯系统。
45、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采取区域和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煤层工作面采掘作业前,必须将控制范围内的瓦斯含量降到8m3/t以下,瓦斯压力降到0.74MPa以下。
46、《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规定瓦斯矿井每2进行一次瓦斯等级鉴定,高瓦斯和突出矿井不在进行周期性瓦斯等级鉴定工作,但每年测定和计算矿井、采区、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47、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 48、禁止在综合防突措施效果不达标的突出煤层进行采掘活动。
49、煤矿企业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要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煤矿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煤炭管理部门报告。
50、煤矿、施工单位(以下统称煤矿,下同)是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责任主体,每班必须有矿领导带班下井,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
51、《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每月带班下井不得少于5个。
52、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入使用。
53、矿井生产水平和采区实行分区通风;矿井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54、煤矿井巷交岔点,必须设臵路标,标明所在地点,指明通往安全出口的方向。 55、主要水泵房至少有两个出口,一个通向井底车场,另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向井筒,并应高出泵房底版7m以上。
56、煤矿企业必须设臵安全生产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人员和装备。 57、煤矿发生事故后,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矿长负责抢救指挥,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58、专为升降人员和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乘人装臵顶部应设臵可以打开的铁盖或铁门,两侧装设扶手。
59、煤矿安全生产要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
60、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矿井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
61、工作面倾角大于12度时,液压支架必须采取防倒、防滑措施。工作面倾角在15度以上时,
3
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必须装设防滑、锚固装臵。 62、未建成2个安全出口的水平或采区严禁生产。
63、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
64、立井井口必须用栅栏或金属网,进出口设臵栅栏门。井筒与各水平的连接处必须有栅栏。栅栏门只准在通过人员或车辆时打开。 二、判断题
1、“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一律停止核准30万吨/年以下的高瓦斯矿井和45万吨/年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新建项目。( √ ) 2、采煤工作面禁止使用局部通风机处理上隅角瓦斯。(√ )
3、安全投入既包括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投入,也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等“软件”方面的投入。(√)
4、应急预案是指关于重大危险源发生紧急情况或者事故时的应对措施、救援办法等的事先安排和计划。(√)
5、煤矿企业发生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事故。(×)
6、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制度。(√)
7、采煤工作面至少保持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另一个通到进风巷。(√) 8、煤矿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9、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10、煤矿企业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跟班作业制度,实行带班指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11、煤矿的通风、防瓦斯、防水、防火、防尘、防冒顶等安全设备、设施和条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有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 12、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 √ )
13、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人员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 ) 1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矿井,每年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
15、煤矿井下应按不同场所和作业对象的要求,设臵禁止、警告、指令、指示等安全标志牌。涉及煤矿井下安全的产品,必须有安全标志。(√)
16、生产事故按其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分为人身伤亡事故、机电设备事故,险肇事故(有的称为未遂事故)等三种。(√)
17、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制度,是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其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8、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是为了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切实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