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王方勇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19:24: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关于地理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北方地区》的教学反思

彭山二中 王方勇

一、活动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探究教学作为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正逐步深入人心。但是如何有效地实现探究教学,是教师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深感困惑的问题。本学期学校采纳初中语文组的教研经验,开展全校各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地理组也积极响应,上周(第九周)星期一第一、二节课在高二年级,李惠金老师与我分别进行了相同题目的公开课。课题是《北方地区》,并录制了教学视频。课后开展组内评课,找到各自教学闪光点、亮点,评出不足之处,取长补短,相互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共同学习提高,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二、课堂再现

(一)同课异构第一堂:李惠金老师教学设计

北方地区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29日上午第一节 授课地点:彭山二中多媒体教室 授课班级:高2014届8班 授课教师:李惠金

教学目的:1、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3、学会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差异。 教学重难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差异。 教学方法:读图法、分析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二、北方地区

1、北方地区的基本特征 ①、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②、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 2、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①北方地区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及特征 ②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③北方地区主要河流的分布及水文特征 ④北方地区植被和土壤 3、区域内的农业差异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旱地为主 以旱地为主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悉或一年两两年三熟悉或一年两一年一熟 1

熟 主要农林谷子、苹果、枣 产品 熟 冬小麦、玉米、棉花、春小麦、玉米、大豆、苹果、梨 甜菜、人参、貂皮、鹿茸 3、课堂小结 4、作业:地理填充图册P91第一题

组内评议:以对联“天涯海角隆东暖,青藏高原盛夏寒”导入新课,说明区域地理的典型特征,引人入胜;课件制作精美,重难点突出,教学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性强;学生着装整洁。

(二)同课异构第二堂本文作者教学设计

北方地区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29日上午第二节 授课地点:彭山二中多媒体教室 授课班级:高二2014级平行班6班 授课教师:王方勇 教学目标:

1、 掌握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我国三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 能够运用各类图表,分析说明该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3、 掌握北方地区三大地形区农业生产的差异和问题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三大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特征 教学难点:秦岭-淮河、长城、大兴安岭的地理分界线意义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比较法、复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差异性,将全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三大自然区昆西仑山线青藏地区区水北干降方东等旱旱㎜阿尔金山祁连山半干0地长城40部区等秦岭—淮河一线量线北季高3000m风方区地区南 这节课学习北方地区

一、北方地区的基本特征

2

一、北方地区的基本特征1、位置和范围50思考从地理位置看,北方地区应该位于哪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40东临渤海、黄海1、地理位置和范围 A.秦岭——淮河一线①气温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重合;②河流结冰期:界线以北地区河流有结冰期,以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③温度带:大致是亚热带(南)和暖温带(北)的分界线;④降水:大致与800mm等年降水量线吻合;⑤干湿地区:大致是湿润地区(南)和半湿润地区(北)的分界线;⑥气候类型:大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与温带季风气候(北)的分界线;⑦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北)的分界线;⑧土地利用:大致是水田(南)与旱田(北)的分界线;⑨粮食作物:大致是水稻(南)与小麦(北)集中分布地区的分界线;⑩水果:大致是柑橘(南)与苹果(北)的分界线;?区域划分:大致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流域划分:大致是长江流域(南)与黄河流域(北)的分界线;?地形区:秦岭:大地形区:大致是四川盆地(南)与黄土高原(北)的分界线;小地形区:大致是汉中谷地(南)与渭河谷地(北)的分界线;淮河:大致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南)与华北平原(北)的分界线。2、人口和民族3、我国重要的三条地理分界线

B.长城①降水:400mm等年降水量线;②温度带:暖温带(南)与中温带(北);③地形:黄土高原(南)与内蒙古高原(北);④粮食作物:冬小麦(南)与春小麦(北);⑤农业:种植业(南)与畜牧业(北);汉族(南)与游牧民族(北)。⑥民族:C.大兴安岭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级阶梯分界线;②地形:内蒙古高原(西)与东北平原(东)的分界线;③气候:非季风区(西)与季风区(东)的分界线;④降水:400mm等年降水量线;⑤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与温带季风气候(东)的分界线;⑥干湿地区:半干旱(西)与半湿润(东)地区的分界线;⑦植被:温带草原(草原)(西)与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东)的分界线;⑧农业:畜牧区(西)与耕作区(东)的分界线;⑨河流流域:内河流域(西)与外河流域(东)的分界线。

3

二、三大地形区自然特征的差异黄土高原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势特征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拨1000-2000米气候特征具有过渡性;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夏季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势地平,海拨多在三面环山,平均50米以下海拨200米以下,多沼泽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600-800,集中夏季,春旱多风沙径流量小,水位季节大,夏汛,冬季结冰,有凌汛,含沙量较大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高温短促。降水600,集中夏季,南北热量差异较大径流量较大,结冰期长,有春、夏两个汛期,含沙量小河流水文径流量小,有结冰期,特征含沙量很大植被类型多为次生灌丛、矮林,植被覆盖率低土壤类型黄土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针阔混交林为主,在南部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和褐土黑土和黑钙土 三、农业生产的差异黄土高原耕地类型旱地为主华北平原旱地为主东北平原旱地为主作物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谷子、苹果、栆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一熟主要农林产品冬小麦、玉米、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甜菜、苹果、梨人参、貂皮、鹿茸旱涝灾害、盐碱和风沙低温冷害主要问题水土流失、水旱灾害 组内评议:教学重难点突出,内容饱满,知识顺序逻辑性强;传统教学模式明显;课堂时间分配不太合理;有一个口误,“温带常绿阔叶林”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三、设计思路和课堂效果

这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确定北方地区的三大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特征为教学重点,秦岭—淮河、长城、大兴安岭的地理分界线意义为教学难点。采用对比分析法、讲练结合法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学过程首先了解北方地区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和民族,然后重点引导分析并掌握三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的地理意义,采用学生自主看地图册和教材相关内容,齐答或单独抽问回答。再后列出两个比较表格,分析掌握北方地区三大地形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水文特征、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上的差异性,从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林产品等方面比较农业生产特征的差异性。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布置。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三大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掌握情况较好,三大地形区

4

的自然地理特征能自主分析,但知识点落实有混淆,记忆不清的地方。整堂课学生思维较活跃,课堂气氛较好,但毕竟是平行班,基础仍较差,理解深度较浅,自信心不足。

四、自我反思

课后根据组内评议,我在反思:一是本节课传统教法气息很浓,教师讲述过多,学生自主学习过少。二是联系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不是很充分,知识性、理论性的东西较多。三是教法还较单一,可以探究新教法,如讲台演讲、分组合作表演、分组讨论等形式。四是多媒体课件还可以精彩动感些。

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真正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当然如何结合当前课堂探究教学的现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有效的探究教学,仍是摆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六日

5

搜索更多关于: 王方勇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 图文 的文档
王方勇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p18w28213207lr1bac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