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物理选修3-1-静电场(全套同步练习)完整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3 2:02: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中物理选修3-1-静电场(全套同步练习)完整版

第1章静电场第0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知能准备]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

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电,获得电子的带 电. (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 (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 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

4.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60×10-19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或者是电荷量e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称为元电荷.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

q5.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m.电

e子的比荷为m?1.76?1011C/kg.

e[同步导学]

1.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起电,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

2.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总量不变.

例1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C.物体带电+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的整数倍,故A错,B、C、D正确.

如图1—1—1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 - - 甲 乙 - - - 导体球,

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图1—种方法中能使两球 都( )

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

D.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解析:带电棒移近导体球但不与导体球接触,从而使导体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甲球左侧感应出正电荷,乙球右侧感应出负电荷,此时分开甲、乙球,则甲、乙球上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故A正确;如果先移走带电棒,则甲、乙两球上的电荷又恢复原状,则两球分开后不显电性,故B错;如果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则甲、乙两球会同时带上和棒同性的电荷,故C正确.可以采用感应起电的方法使两导体球带电,而使棒的带电荷量保持不变,故D错误. 3.“中性”和“中和”的区别

“中性”和“中和”反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示电性,表现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两个带等量(或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的带电体相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抵消(或

高中物理选修3-1-静电场(全套同步练习)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qavc7l87b3gyk618jsm0fvam2gyzr007c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