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
简答题
一、健康
1、在现代社会如何理解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老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1948年 WTO) 2、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1) 社会经济坏境: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 、 社会支持网、 教育及文化程度就
业和工作条件、 社会环境
(2)物 质 环境: 自然环境 人造环境
(3)健康的发育状况:人生早期阶段形成的健康基础
(4)个人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滥用药物、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 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当今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
(5)个人的能力和支持:具有健康生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处理这些问题的技能,是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
(6)人类生物学和遗传:健康的基础决定因素
(7)卫 生 服务: 维持和促进健康的基础保证
3、危害健康的行为有哪些1.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2.吸烟3.不健康的饮酒行为 4.生活不规律5.冒险行为6.致病性行为模式
二、蛋白质
1、举例说明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植物性蛋白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比例与人体需要相比总有些不足。由于各种植物性蛋白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各不相同,因而可以通过植物性食物的互相搭配,取长补短,来使其接近人体需要,提高其营养价值。其实,在自然界中,无论是动物蛋白质还是植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没有一种是完全符合人体需要的,因此,单纯增加某一种蛋白质的数量,不可能提高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只有当几种食物同时混合使用时,其中某种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才能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例如:大米缺乏赖氨酸,大豆蛋白富含赖氨酸,相对色氨酸不足,玉米色氨酸含量丰富。大豆、玉米,大米单独食用时,其蛋白质生物价值可提高73%,与肉类相当。从而大大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率,也可避免多吃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胆固醇,脂肪摄入过高等。
2.蛋白质互补原则:1食物生物学种属愈远愈好2搭配种类愈多愈好3食用时间愈近愈好,最好同时食用
三、过度训练
1.概念:过度训练是由于疲劳连续积累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过度训练的全
称叫过度训练综合症,它的早期就是过度疲劳。 2.征象: (一)早期
(1) 一般自觉症状:疲乏无力、倦怠、精神不振
(2) 对运动的反应:早期没有训练的欲望或是厌烦训练;较重时表现为厌
恶或恐惧训练;运动中疲劳出现早,不容易恢复,运动成绩下降,动作协调性下降
(3) 神经系统方面: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精神不集中、反应易激动;
耳鸣、眼花、直立性低血压、食欲下降等
(二) 晚期
(1) 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气短、晨脉明显加快、运动后心率恢复缓
慢、心律疲劳
(2)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
便秘;个别运动员可出现消化管出血症状
(3) 肌肉、骨骼系统:常表现为肌肉持续酸痛、负荷能力下降、易出现
肌肉痉挛、肌肉微细损伤
(4) 其他:常诉说全身无力、体重下降、易发生感冒、腹泻、低热、运
动后蛋白尿、运动性血尿、运动性头痛、脱发、浮肿、排尿不尽等症状
四、中暑
中暑是长时间处在高温或热辐射环境中所发生的一种急性高温疾病。
一、中暑类型
1、 热射病 2、 热痉 3、 热衰竭 二、治疗
1、 场地急救要保持呼吸道畅通,测量血压、脉搏、直肠温度,点滴输、 液, 严重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2、 一般处理:热衰竭和热痉挛患者应转移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热痉挛者口服 凉盐水或含盐饮料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服用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有循 环衰竭者,由静脉补给生理盐水和氯化钾;患者一般在30min至数小时内 即可恢复
3、 物理降温:用4-11摄氏度凉水擦摩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 加用风扇吹风,在头部、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以降温
4、 住院治疗:包括降温、心肝监护、输液,必要时透析。采用4摄氏度水 浴,同时擦摩皮肤降温效果更好。
五、卫生原则
一、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原则是根据生物体对刺激的适应规律及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规律而确立的一种卫生原则。 1、适当的准备活动。
2、运动量必须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3、学习动作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二、系统性
是保证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条件之一。学习技术必须循序渐进保持经常性和系统性,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失,同时也容易出现伤害
三、全面性
全面地锻练人体,使身体的形态、机能和各种素质全面、均衡发展,并与年龄相适应。
四、个别对待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具有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因此,锻练的项目和运动量的大小,必须符合年龄及性别等特征。
论述题
一、中老年人
1、中年人体育锻炼应注意的卫生要求
1、锻炼前必须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了解健康状况,以便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科学的运动处方;
2、 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强度和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3、 加强医务监督工作,防止过劳或意外损伤; 4、 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
2.注意事项
1.坚持参加日常体育锻炼 2.注意养成正确的工作姿势 3.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 4.保证合理营养
二、疲劳
1、 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选择消除疲劳的方法 一、概念:
参加体育锻炼以及运动训练和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
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 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 一)改善代谢法:
此类方法,指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 排出,常用方法有:整理活动,水浴,蒸气浴,理疗,按摩等。
1、整理活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效果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一般是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即刻进行,主要内容有两部分、 A 慢跑和呼吸体操 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下肢血液回流,促进代谢产物的消除。 B 肌肉、韧带拉伸练习 酸痛和僵硬,促进肌肉中乳酸的清除有良好作用,此方法对减轻肌肉拉伸则以主要活动肌肉和韧带为主,常采用静力性拉伸方式。
2、按摩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
3、 温水浴 水温以40度左右为宜,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为10分钟左右,勿超 过20分钟以免加重疲劳,也可在训练结束半小时后进行冷、热水浴,冷水温度 为15度,热水温度为40度,冷浴1分钟,热浴两分钟,交替三次。 4、桑拿浴 利用高温干燥的环境,加速血液循环,使人体大量排汗,体内的代谢 产
物从而能及时排出体外,桑拿浴一般不要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进行,以免造成脱 水和加重疲劳。
(二)调节神经系统法:
调节神经系统法: 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加强机体的合成代谢功能,使机体尽快恢复。方法主要有:
1、睡眠 :良好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且经济的好方法,人体进行睡眠时,大胜皮层的兴奋性最低,机体的合成代谢最旺盛,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
2、放松练习 :通过诱导性的语言使运动员有意念来调动肢体, 通过对高级中枢的暗示使肌 肉放松,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使机体的疲劳尽快消除。
3、音乐疗法 : 通过舒缓优美的音乐来放松神经系统,使练习者心情舒畅,身心放松,作为 一种辅助方法,配合其他消除疲劳的方法,以增强疲劳恢复的效果。
(三)补充法:
通过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失去的物质,促进疲劳消除,可分为:
1、营养物质补充法: 营养物质补充法是补充法的基础,即从人体所需的供能物质,和对生理功能 调节的维生素及维量元素入手进行补充糖、脂肪和其他所须物质。 糖的补充不仅仅在运动后,而应当贯穿整个运动全过程,这既可推迟疲劳的 出现,同时又利于消除疲劳。运动前补糖最好安排在赛前数日和赛前1.5—2小 时,运动中补糖(以运动饮料形式)每隔15到30分钟或每隔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运动后补糖时间愈早愈好,最好不要超过 6 小时。 对蛋白质的补充最好以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为主。 脂肪对消除疲劳没有明显的作用,不必专门补充,可适当补充一些磷脂。
2、中医药的调理:运用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主要通过健脾益肾、 抗疲劳专用方剂和药物型运 动 饮料等方面进行,为了提高运动人员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尽快消除疲劳,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药物和食物,所以传统的中医补充法对消除运动性疲劳很有必要,也 是对营养物质补充的促进作用。 消除运动疲劳的方法很多,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是很局限的,必须综合应用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因为疲劳的发生的原因诸多,而又有个体的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对疲劳的分析必须整体综合考虑。运用消除疲劳的方法也因人而异,具有针对形的进行。 三.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与其危害,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康复
原因:
人在摄取食物时, 由于偏食和大量摄取脂肪等原因, 造成摄取到体内的食物被人体消化器官消化吸收后, 出现了蛋白质组成成分失调, 造成血液内酸或碱性物质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一系列血液及血管壁损害而出现的临床症状。 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 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们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 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例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