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有哪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表达出来。
即表现在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
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第三编 文学创造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内涵与关系。
物质生产是指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
质改造活动。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
行的对于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精神生产的产生与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始因”和“动因”。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独立出来就反过来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
2.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一,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二,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三,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3.(为什么说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
一,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社会生活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统一体。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社会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社会生活。
二,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1.关于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分为:材料储备阶段,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三个环节。
材料来源只有一个,即客观的社会生活。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 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根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1.是作家心灵的暮然
领悟,2.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和,体现深层的心理
内容。3.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的一种独特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只是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
内心体验的契合。4.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是透过独特
的眼光把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
造物。
2.关于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1、(什么是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艺术构思是文学创作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艺术构思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包括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与无意识等等。 构思方式:综合,突出与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3.关于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1、“形之于心”和“形之于手”,“三中说”是指,郑板桥以眼
中、胸中和手中之“竹”来比喻,强调“定则”(相当于构思)与“化机”(相当于把观念性的形象转化为可感的语言文字)的关系。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如何正确理解艺术中的求真?)文学创造首先是理解、反映和阐
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真”乃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以生活真实为基础,通过提炼、概括、加工和集中虚拟,通过典型性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具有普遍性。
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一,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景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与感悟。包括:内蕴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
是对它的反映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的体现方式,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的。 假定的真实,艺术情景的假定性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以假定性情景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是一切文艺的共同特征。
二,与科学的真实不同,艺术的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意性。诗意性和主观的真实,无论是观照自然现象还是反映社会生活,文学
提供的真实都被主观化、心灵化。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1.关于文学作品的类型
类型:现实性(再现性,逼真性),理想型(表现性,虚幻性),象征
型(暗示性,朦胧性)。
2.(什么是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这里有两个注意点,一是再现客观现实,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旨,二是采用写实的方式,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它的基本特点是:再现性和逼真性。(P180-P181)
3.(什么事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史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P182-P183)
4.(什么是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给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形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关于文学作品的体裁
体裁: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基本体裁。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关于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三大文本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具有心理蕴含性,具有阻拒性),文学形象层面(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和文学意蕴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2.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一是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二是它通过外在
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看他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