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交趾陶资源在幼儿园美术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许心心
来源:《教师·中》2020年第02期
摘 要:在大力提倡园本教材开发的新时期,有效地将交趾陶制作技艺应用在美术教学中,使其变成园本课程资源,一方面丰富了幼儿美术课教学内容,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其目的和意义十分重大。更为主要的是,对幼儿思维、意识、想象、创造、探索、动手、合作、协调等能力的形成,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交趾陶;创新意识;创造力培养;幼儿美术
学前教育在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早已被大家认可。我国在学前教育方面也颁发过一些相关的文件和规定,對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目标、方向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是我们学前教育工作遵循的依据,为学前教育指明了方向,规范了教育范围,确定了幼儿体智能的发展目标。
幼儿园美术课程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幼儿思维拓展、能力提高、意识启蒙的重要途径,也是陶冶幼儿情操的重要途径。做好幼儿园美术课的教学工作,意义重大。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是福建省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这几年一直在探讨的课题,将本地有名的“交趾陶”应用在教学中,作为园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应用,对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对幼儿文化艺术意识的启蒙、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具体工作谈谈我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交趾陶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运用。 一、交趾陶在美术课中应用的意义
交趾陶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因发源于广东五岭以南(古名\交趾\) ,故名曰\交趾陶\。交趾陶应该是陶艺的一种,但是交趾陶是一种低温多彩釉,与传统陶艺有区别。它是融合了软陶与广窑的一种陶艺。交趾陶的制作可谓巧夺天工,陶匠用双手及竹篾将陶土片片贴合、修饰成初级作品,再以多彩釉细工着色形成绚丽的色彩,再经过多次烧制而成,交趾陶的创作集雕塑、色彩、烧陶之美于一身。晶亮艳丽的宝石彩釉是交趾陶的主要特点,明丽的色彩、精致的工艺使其呈现多元丰富的中国民俗风格而价值不菲,制作过程包含了捏塑、绘画、烧陶等技艺,蕴含了宗教文化,是中国民间艺术之瑰宝。这种精美的工艺品是民族文化的代表,是民间工艺的标志,幼儿教师将其应用在幼儿园的美术课程中,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本地的民间工艺,了解民族文化,同时在这种园本课程的开发应用中,幼儿的美术意识、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提高。同时更加重要的是交趾陶这种工艺的传承和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