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广西方言区普通话朗读水平难以提高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
作者:何莉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5年第06期
摘要:就广西方言区普通话朗读水平难以提高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教学对策。 关键词:广西方言区;朗读;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18-01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作活动。它要求朗读者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书,把一篇文字变成一段语流,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文字作品的思想感情,使听者全面、准确的理解。按照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所规定的评分标准,应试人应做到:语言和表达要准确(不可错漏);语调要规范(不能存在方言语调);停断位置要恰当(不能造成歧义或句子结构的错误,同时表达也要连贯);语速快慢要合适(做到自然流畅,不能超时)。否则就要视情况的不同扣分。 笔者所处地区为广西方言区,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由于来自于不同的方言地区,母语多为桂柳方言、粤方言和壮语,各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关系相差很大,在普通话朗读水平上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总体上来说进步较慢。以广西方言地区学生普通话学习为例,分析造成普通话朗读水平难以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受方言语调的影响,其次是缺少发声和朗读技巧,具体表现如下:
1.声韵母的发音带明显的方言色彩
各地方言或民族语言的声韵母同普通话的声韵母不尽相同,尤其是广西,既属少数民族地区,又是南方方言区,语言复杂,受到它们的影响,以及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广西人在学习普通话时感到非常吃力。比如:(1)声母方面:①广西的西南官话(桂柳话)、粤方言(白话)、客家话、平话和壮话中都没有舌尖后音(zh、ch、sh),这套声母俗称翘舌音声母,是广西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之一;②混淆j、q、x;③混淆n和l、f和h;④没有送气声母和塞擦声母;⑤念不准r声母;⑥增减声母。(2)韵母方面:①混淆不同的单韵母1)混淆e和o、ê;2)混淆er和e;3)混淆i、-i(前)、-i(后);②把握不准韵母主要元音舌位的前后高低;③丢失韵头;④混淆撮口呼和齐齿呼;⑤混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由于声韵母发音受方言影响较大,学生在用普通话朗读作品时就会出现较多的语音错误,甚至导致语言表达的歧义,也使学生不能准确、流畅地完成作品的朗读。 2.声调调值普遍偏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