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 】
A.阶级统治 B.工农联盟 C.消灭阶级 D.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22.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 】
A.独立国家联合体 B.独立个人联合体 C.自由组织联合体 D.自由人的联合体
23.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党的最高纲领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构和谐社会
C.实现“天下为公” D.实现“大同世界”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 3分,共 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世界的物质规定性
D.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更重要,这是因为【 】
A.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检验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4.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 】
A.人的自我价值 B.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C.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D.人的社会价值
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 】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销售的全球化 D.资本的全球化
7.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历史贡献是【 】
A.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B.社会主义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C.社会主义坚定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D.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获得广泛的影响和认同
8.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 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充分涌流
得分
评卷人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05年记者对“世界地球日”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现任美国布利特基金会主席丹尼斯·海斯进行了独家采访。
海斯说,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开始逐步意识到,盲目的经济增长只会损害人类的福扯,一些专门研究人类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新兴科学,如城市生态学、工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等应运而生。美国和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居世界前列,必须想办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海斯说,尽管美国东西部沿海地区要比内陆地区发达和富裕,但总体看,美国的经济繁荣已遍及全美,农村与城市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协调发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海斯说,他注意到了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深感欣慰。他认为,农村与城市要协调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实现不同地区协调发展,“中国可能会比美国来得更快、更容易”。中国正在寻找一条通向和谐和健康社会的道路。这一努力至关重要。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是通向和谐社会的阳光大道。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把中国作为学习的榜样。“中国对发展道路所做的选择将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事物普遍联系原理是什么?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从18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抵制封建主义社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出现了各种社会危机。较大的经济危机就有1825年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以及2008年所发生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速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但美国股票市场崩溃不过是一场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痼疾。
请回答: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特征、根本原因和具体表现。
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5:ABCDA 6—10:BDCCD 11—15:CABCC 16—20: CCCBC 21—23: DD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BCD 2、BD 3、CD 4、AD 5、BCD 6、ABCD 7、ABCD 8、BCD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联系特点:第一,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世界自身固有的,不是臆想出来强加给事物的。第二,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 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第四,联系具有条件性。由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同周围事物有联系,所以它周围的其他事物就成了它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我们应该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应该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适宜的自然环境既是我们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生活的需要,如果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最终既会影响生产,又会影响生活,从而使我们失去生存的家园。应做到长远发展与当前发展相结合,还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均衡。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公共需要;在满足经济发达地区的同时还要考虑欠发展地区,做到综合平衡。 2、[答案要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下降,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