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与“求用”:应用型技术大学的
定位思考_工业经济论文
关于《 “求真”与“求用”: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定位思考_工业经济论文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发展在当今高等教育学界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什么是应用型技术大学?众说纷纭,也都有各自的切合点。一般讲,应用型技术大学是指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建设,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学校。应用型技术大学建设与发展,对国家经济转型、高等教育多样化及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一些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正在积极地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应用型技术大学该如何定位才能更好地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本文试图从“求真”与“求用”两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1 “求真”与“求用”的历史源流
何为求真?即学,为学问而学问;何为求用?即术,为实用而学
问。
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求真”与“求用”问题一直如影相随。伴随着“尊学”或“崇术”的曲折历程,“求真”与“求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统一”————“分离”————“再统一”三个历史阶段。究其历史源流,大学最初开始于中世纪。中世纪大学主要培养的是市政和教会管理人员、律师以及医生,而不是哲学家、纯科学家或是文学学者。从这个层面去看,中世纪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实用主义色彩,也就是“求用”。但另一方面,中世纪大学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活动,对发展科学和知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即“求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大学,“求真”与“求用”是集于一身的。
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对于“求真”与“求用”的看法也开始变得不一致,不同时期的学者侧重点也不一样。洪堡认为大学应该兼有两项任务:一是对纯科学的提倡和追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认为与纯科学相对应的是实用科学,应将二者截然分开,唯有探求纯科学才能使人达至修养。在洪堡的思想里给大学的定位偏向于“求真”。然而,到了杜威的时候,众所周知,杜威是实用主义的倡导者,他的社会理想是民主主义,他要求教育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主制度的完善服务。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
具,若无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上发展。他的教育理念偏向的是“求用”,不只是杜威,康茨、拉格、弗莱雷等人都倡导将社会改造作为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这一时期,“求真”与“求用”统一的程度很低,很多时候都是处于分离的状态。
不论是“求真”还是“求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但只侧重一方面必然会造成社会的畸形发展。培养的人才或是知识丰厚却技无所长,或是技有所长却无知识武装。直到19世纪中期美国大学的改革,才使得“求真”与“求用”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重新获得统一。布鲁贝克在其《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写道:“高等学校有三项主要职能:传播高深学问、扩大学问领域,运用其成果为公众服务。”从理论上为求真与求用的统一进行了解释。
本文“求真”即办学过程中以育人为本,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求用”即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实训能力为主,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应用型技术大学定位中出现的问题
2.1 办学定位趋同————偏“求真”
定位是一所高校把握自身发展目标与方向的根本,是对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中所处地位的选择,也是自身对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培养空间的选择和确定。定位的好坏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纵观许多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规划,不难看出,很多学校都把自己定位于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盲目地设了很多专业课程,却鲜有自己的特色专业,专业课程多而不精,学校自身又无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发展条件,以至于很多学生在课后抱怨学了太多的东西却无一技之长。
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在我国的传统里素来都有“重学轻术”的思想,“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在课程设置的设置上,学校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并且在授课过程中,任课老师总是长篇大论一些被咀嚼过无数次的内容,没有新意,甚至部分老师的教学课件也是沿用多年而不做修改,同时,实践实训的课程不多,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学习思维容易产生固势,面向就业的毕业生不免被挤落在求职的浪潮中。
2.1.2 新聘教师重学历、轻能力
学历是求职的一块敲门砖,高校在引进教师的时候,学历成为了无法逾越的门槛。高学历固然是好,可也仅仅是一块敲门砖而已。求职者虽然拥有一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这不代表他们就可以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课堂中。“纸上谈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却还在重蹈覆辙。为此,我们需要在高校的人员任用方面注重学历与能力的结合,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师资来源。
2.1.3 意识形态重知识、轻技术
谈到应用型技术大学,人们的着重点往往会落到“技术”两个字上,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会将应用型人才认为是低层次的人才,美其名为“应用型技术大学”,其实就是“职业技术学院”。这样一想,家长们更愿意把子女送到偏向于研究型的大学之中。应用型技术大学其实与研究型大学属于同一地位,都是为了国家培养人才,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而已,故而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上不太一样。我们要逐渐改变这种区别对待的思想差异,在思想上一视同仁。
2.2 人才培养趋利————偏“求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