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人群和文化融合进程中的农业经济 - 以和林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 16:52: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人群和文化融合进程中的农业经济——以和林格尔大堡山墓地人骨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为

作者:张昕煜[1,2];张旭[3];索明杰[4];魏东[5];胡耀武[1,2];;;

作者机构:[1]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与人类学系,北京100049;[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4]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呼和浩特010022;[5]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130012;[1]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与人类学系,北京100049;[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年:2018 卷:048 期:002

页码:P.200-209 页数:10 中图分类:F323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大堡山墓地;内蒙古中南部;粟作农业;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摘要: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竞相角逐的舞台.在该地存在的多人群并存、文化并举的基本格局,随着战国中晚期赵、秦等诸侯国势力的北扩,转变为中原文化日益繁盛之势.中原地区特有的农耕经济(如粟作农业),究竟对内蒙古中南部的人群和文化融合是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仍缺乏较为细致的研究.为此,本文以和林格尔地区战国晚期大堡山墓地出土的41例人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先民的食物中包含了较大

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人群和文化融合进程中的农业经济 - 以和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b69k4qiyl1j03v4iv5u208bi7808n00a7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