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实验三《微生物学》部分实验目录
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实验二、 微生物的分离、接种及培养法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实验九、 实验十、
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 微生物菌种保藏 沉淀反应
细菌鞭毛染色及其运动的观察 细菌芽孢、荚膜的染色及观察
1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配制培养基的原理,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学习几种常用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灭菌的操作方法。 3.进一步熟练掌握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1.药品及试剂:
可溶性淀粉,葡萄糖,KNO3,K2HPO4·3H2O,MgSO4·7H2O,FeSO4·7H2O,K2HPO4,1mol/L NaOH,琼脂,牛肉膏,蛋白胨,NaCl,马铃薯 2.仪器及其它
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棒、天平、药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试纸(5.5-9.0)、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干燥箱、培养皿、涂布棒、吸管(1ml)、玻璃珠、PH试纸 三、实验内容
1.分组配制高氏一号培养基300ml。 配方:
可溶性淀粉20g NaCl 0.5g KNO3 1g K2HPO4·3H2O 0.5g MgSO4·7H2O 0.5g FeSO4·7H2O 0.01g 琼脂 15-25g 水 1000ml pH 7.4-7.6 2.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配方:
牛肉膏3g 蛋白胨10g NaCl 5g 水1000ml PH 7.4-7.6 3.配制马丁氏培养基 配方:
K2HPO4 1g,MgSO4·7H2O 0.5g,蛋白胨5g,葡萄糖l0g,琼脂15~20g,水1000mL,自然pH。 配制方法
配制20%马铃薯浸汁 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80℃浸泡1h,用纱布过滤,然后补足失水至所需体积。100Pa灭菌20min。即成20%马铃薯浸汁,贮存备用。
2
配制时,按每100ml马铃薯浸汁加入2g葡萄糖,加热煮沸后加入2g琼脂,继续加热融化并补足失水。
4.每组制备玻璃珠无菌水(45ml)三角瓶2个。 5.每组制备无菌水试管(4.5ml/管)10支。 6.每组包9cm培养皿24套,6套为一包。 7.每组包1ml吸管5支,玻璃刮铲4个。 四、方法步骤
(一)培养基的制备与分装
1.称量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药品。可溶性淀粉先用少量热水溶化后再加入其他成份,补足所需水分,混匀后加入琼脂。 2.熔化 在沸水浴锅中加热熔化。
3.调pH 用1mol/L NaOH调pH至7.4-7.6。 4.过滤 趁热用多层纱布过滤(本实验勿需过滤)
5.分装 将溶化的固体培养基趁热加至漏斗上,装试管时,注意管口不要沾上培养基。液体分装装量不超过试管的1/4,固体分装装量不超过试管的1/5,分装三角瓶的量不超过三角瓶容积的一半,半固体分装装量为试管的1/3,灭菌后垂直待凝。
6.加棉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瓶口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然后包扎一层牛皮纸。试管应先捆成一捆后再于棉塞外包扎牛皮纸,贴上标签,注明培养基名称、日期、组别。
(二)无菌水的制备
7.用量筒量取45ml水于带玻璃珠三角瓶中,塞上棉塞,包扎牛皮纸。 8.用5ml吸管取4.5ml水于试管中,塞上棉塞,包扎牛皮纸。 (三)器皿的准备
9.培养皿的包装 每6套一包,用旧报纸包扎(或放在特制铁皮圆筒里,加盖扣严)。
10.吸管的包装 首先在吸管的上端塞上一小段棉花,用长纸条包扎、打结。 11.玻璃涂布棒的包装方法同吸管的包装。
3
(四)培养基、无菌水、器皿的灭菌
12.将培养基、无菌水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1.05kg/cm2压力,121.3℃,20min湿热灭菌。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放入冰箱内暂存。
13.灭菌完毕,将试管培养基冷至50℃左右,将试管棉塞搁在玻棒(或木棍)上,搁成斜面,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度的一半为宜。
14.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48h,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15.器皿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加热灭菌。 五、思考题
1.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菌是无菌的? 2.加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什么?是否只要压力表上的指针指到所需的压力时就能达到所需灭菌温度?为什么? 3.干热灭菌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4.管口、瓶口为什么要用棉塞?能否用木塞或棉皮塞代替?为什么? 六、实验报告
实验二、微生物的分离、接种及培养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划线分离法、稀释平板分离法和菌落(活菌)计数法。 2.熟练掌握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学会微生物的一般培养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分离方法有:1)平板划线分离法;2)稀释平板分离法。
在食品发酵工业中,通过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选育优良的微生物菌种,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在食品卫生管理方面,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测,必须将微生物单一分离出来,加以鉴别和研究。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它所含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