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专题训练4 细胞呼吸
一、选择题
1.下列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实例,正确的是( ) A.蔬菜水果的储存尽量保持低温、无氧 B.农田适当松土改善根部细胞氧气供应 C.泡菜坛初期不密封促进乳酸菌繁殖 D.包扎伤口选用完全不透气的胶布密封 答案 B
解析 水果保鲜,保存条件是零上低温、低氧,A项错误;对于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需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B项正确;乳酸菌只能进行厌氧呼吸,所以泡菜坛初期不密封会抑制乳酸菌的繁殖,C项错误;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防止伤口处厌氧菌生存和繁殖,D项错误。
2.下列关于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定需要酶的催化 B.—定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C.一定是有机物的不彻底氧化分解 D.一定是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 答案 D
解析 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因此厌氧呼吸一定需要酶的催化,A项正确;厌氧呼吸一定在细胞溶胶中进行,B项正确;厌氧呼吸时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的不彻底的氧化分解,C项正确;厌氧呼吸不一定是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如乳酸菌就是只能进行厌氧呼吸的生物,D项错误。
3.(2018诸暨中学高一第二次段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柠檬酸循环中已有彻底氧化产物CO2产生,故有大量ATP生成 B.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特殊分子所携带的H与氧形成水
C.人剧烈运动后,产生酸痛是由于厌氧呼吸产生的乙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 D.是否产生CO2可以作为区分人体细胞进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标志 答案 D
解析 在柠檬酸循环中已经彻底氧化有机物,产生CO2,但释放的能量不多,生成的ATP较少,A项错误;需氧呼吸产生的[H]实际是H与NAD结合后形成NAD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项错误;激烈运动时,部分骨骼肌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但不能产生乙醇,C项错误;人体厌氧呼吸不产生CO2,而需氧呼吸会产生CO2,所以可以通过CO2区分两种呼吸方式,D项正确。
4.下图表示动物细胞线粒体内的ATP产生速率与O2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是( )
+
+
答案 D
解析 细胞产生ATP的生成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厌氧呼吸也能释放能量,但发生在细胞溶胶中,故起点处ATP产生速率为0;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增加,ATP的生成速率会增加;但氧气浓度超过一定范围,细胞呼吸强度收到酶的影响,产生的ATP量不再增加。
2019年
5.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e CO2产生量3.-1.1.1./(mol·min1.6 2 0 3 0 1) O2的消耗量0.0.3.-/(mol·min0 1.2 5 7 0 1)
A.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B.氧浓度为c时,苹果产生C2H5OH的量为0.3 mol/min C.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 答案 B
解析 氧浓度为a时,由于O2的消耗量为0,说明此时苹果只进行厌氧呼吸,其场所为细胞溶胶,A项正确;氧浓度为
c时,厌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3-0.7=0.6(mol/min),所以苹果产生C2H5OH的量为0.6 mol/ min,B项错误;氧浓
度为d时,O2的消耗量为1.2 mol/min,故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 mol/min;厌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4 mol/min,故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 mol/min,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发酵,C项正确;氧浓度为b时,呼吸作用强度最低,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D项正确。
6.(2018宁波期末)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点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a是最适合贮藏该植物的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答案 D
解析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厌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项错误;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且厌氧呼吸强度大,应对应乙图中AC段之间,B项错误;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图甲中的c点)的氧浓度,C项错误;氧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需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项正确。
7.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2019年
A.实验开始前,向混合液表面滴加石蜡的目的是防止O2进入混合液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为CO2 C.若向广口瓶中通入空气,瓶内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将加快
D.实验时选用的水浴温度为30 ℃左右,是因为该温度处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范围 答案 B
解析 实验开始前,向混合液表面滴加石蜡的目的是防止O2进入混合液,以创造无氧环境探究酵母菌的厌氧呼吸,A项正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装置内含有二氧化碳,但不能证明CO2是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B项错误;若向广口瓶中通入空气,则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导致瓶内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将加快,C项正确;实验时选用的水浴温度为30 ℃左右,是因为该温度处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范围,D项正确。
8.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③中有氢被释放出来 B.①②是细胞溶胶,③是线粒体
C.若乙是乳酸,则①②③中都能够产生ATP
D.本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如果发生在酵母菌体内,乙是乙醇和CO2 答案 C
解析 甲是丙酮酸,③线粒体表示进行需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其中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氢被释放出来,A项正确;①表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即细胞溶胶;②表示厌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即细胞溶胶;③表示需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场所,即线粒体,B项正确;若乙是乳酸,则①②表示厌氧呼吸,其中②过程不能够产生ATP,①③表示需氧呼吸,都能产生ATP,C项错误;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和CO2,D项正确。
9.(2018宁波重点中学期末联考)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呼吸强度的鉴定。某同学将吸胀的小麦种子与该染料混合保温后,发现种子中的胚呈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子的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细胞呼吸产生的[H]使染料变成红色 C.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H] D.种子中胚细胞呼吸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 答案 C
解析 种子的胚呈红色,说明发生了无色到红色转变,即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H]为还原剂,根据题意可知,[H]可使染料变红色,呼吸速率越快,快慢影响[H]的量,进而可影响染色效果,B、D两项正确;细胞需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才产生[H],C项错误。
10.(2018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能将C6H12O6分解为CO2和H2O B.需氧呼吸产生的CO2中的O都来自底物C6H12O6
C.厌氧呼吸时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下被[H]还原为乳酸,同时产生少量ATP D.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再转变为C6H12O6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D
解析 在有氧条件下,C6H12O6首先在细胞溶胶中被分解成丙酮酸,然后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为CO2和H2O,A项错误;需氧呼吸产生的CO2中的O来自C6H12O6和水,B项错误;厌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项错误;人体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运至肝脏再生成C6H12O6,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项正确。
( )
2019年
11.(2018浙江4月选考,12)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 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 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乙醇的气味 答案 B
解析 干酵母需要用温水化开,以保持酵母菌活性酵母菌悬液加入葡萄糖溶液后要充分振荡,使葡萄糖与酵母混匀充分接触,利于发生反应,A项正确;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无氧环境,利于乙醇发酵,B项错误;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2气体,若乙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C项正确;甲试管中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乙醇,乙醇具有挥发性,所以拔掉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乙醇的气味,D项正确。
12.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N点时,该器官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需氧呼吸 B.M点是贮藏该器官的最适O2浓度,此时厌氧呼吸的强度最低 C.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D.O点时,该器官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答案 C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N点之后,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不等,说明该植物非绿色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还有非糖物质的氧化分解,C项正确;由于有非糖物质参与氧化分解,故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相等不能说明该器官只进行需氧呼吸,A项错误;M点细胞的总呼吸速率最低,但厌氧呼吸强度并不是最低的,B项错误;O点时,细胞只进行厌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溶胶,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图1是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主要物质变化示意图,①~④表示其中的过程。图2、3分别表示O2浓度、温度对植物组织CO2释放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