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粮 恶(wū)乎待哉 小知(zhì) 蟪蛄(huì)(gū)大椿(chūn).....棘(jí) 斥鴳(yàn) 蓬蒿(hāo) 沮(jǔ)丧 泠然(líng) 未.....数数然(shuò) 晦朔(shuò) 翱(áo)翔 穷发(fà)之北 知.....(zhì)效一官 奚(xī) .三、作者背景
学生自读课文,熟悉回顾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1.庄子,名周、_战国_中期_宋 国蒙人。他继承并发展了_老子 的思想,为_道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_内篇_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研究者们多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
3.《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和艺术上讲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了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鲲鹏、小至蜩鴳,都是“有所待”的,只有消灭了物我限界,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这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的一种自我超脱的空想。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 四、主要问题(
(1)解释下列实词的意思。
1.怒而飞 怒:奋起的样子。 2.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3.我決起而飞 決起:急速的样子。 4.抢榆枋 抢:集,着落。 5.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下。 6.适千里者 适:去,往。 7.朝菌不知晦朔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8.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加:更加,愈加。
9.未数数然也 数数然:汲汲然。急迫用世,谋求名利的样子。 (2)写出通假字的意义和用法。
1.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通“陲”,边际。 2.其正色邪 邪通“耶”,疑问语气词。
3.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5.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 6.知效一官 知通“智”,智慧。
7.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 反通“返”,返回。
8.北冥有鱼 冥通“溟”。 9.宋荣子犹然笑之 犹通“繇”,喜。
(3)写出“海运、天池、野马”等10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 例句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
古义 海波动荡 天然形成的大海 今义 海上运输 天然形成的湖泊 5
6 野马也,尘埃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腹犹果然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圣人无名 ..小年不及大年 ..游动的雾气 即使这样 饱的样子 一般人 旋风 真正的颜色 不求名声 寿命短 一种形似家马的动物 表转折 副词 许多人 羊的角 纯正的颜色 没有名声 节日,腊月23、24 (4)写出“南”、“下”、“莽苍”等9个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2.不过数仞而下 名词作动词,向下落。 .3.适莽苍者 形容词作名词,郊野。 ..4.彼于致福者 使动用法,使……到来。 .5.绝云气 形容词作动词,穿越。 .6.齐谐者,志怪者也 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
8.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使动用法,使……满意;使……信任。 .. (5)写出下列句式特点:
1.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句 3.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句 4.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句 5.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宾语前置句 6.彼且恶乎待哉? 宾语前置句 7.奚以知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8.众人匹之。 省略句 9.翱翔蓬蒿之间。 省略句 10.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状语后置句 (6)讨论解决以下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之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 (主谓之间,取独) 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主谓之间,取独)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动词,去,往) ④之二虫又何知 (代词,此,这) ⑤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的标志) 为
①其名为鹏 (叫) ②以五百岁为春 (作为)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句末疑问语气词)
6
7
以
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介词,用) ②以八千岁为春 (介词,把)
③奚以知其然也 (介词,凭) ④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介词,因为)而 ①怒而飞 (表修饰) 焉
①置杯焉则胶 (兼词,于此)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