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 ) A.夏商时期 C.秦汉时期
B.战国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答案:B
2.下图是对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记载( )
A.印刷术 C.丝绸织造
B.造纸术 D.瓷器制作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项技术经历了漂塘、足火、压制、焙干等几个过程,这是关于造纸术的过程。故选B项。
答案:B
3.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大量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 )
A.神化统治阶级 B.服务小农经济 C.服务于祭祀活动
D.战胜自然灾害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及题干材料中的“知季节、告农时”可知,
当时的人们根据天气、季节的变化来安排农业生产,所以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4.某史评曾谈道:“它成书于战国晚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它所包括的《灵枢》和《素问》是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中的“它”是( )
A.《黄帝内经》 C.《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解析:《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故A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故B项错误;《齐民要术》成书于南北朝时期,故C项错误;《本草纲目》成书于明朝,故D项错误。
答案:A
5.“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象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这段描述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 )
A.缺乏理论的概括 C.形成了完整体系
B.发展具有偶然性 D.只注重生产经验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的科技主要是从实践中发明的,主要是经验总结,缺乏理论的概括,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发明有些是经过长期观察得出的,不是都具有偶然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
的发明是零散的,并未形成完整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发明有些是天文成就,并非只注重生产经验,故D项错误。
答案:A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项数 数学 22 天文历法气象 25 地学 25 化学 9 农学 25 机械 7 材料二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看风水亦可导航;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
材料三 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朝代 北宋 南宋 明朝 清朝 理论类 4 9 10 81 16 3 81 30 1 69 实验类 12 技术类 84 ——李思孟《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