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高考真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3 2:25: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高考真题

2013—2018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 2018·共产党宣言 —— ——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16·欧洲代议制 201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16·1958年以来法国政体的变化 考情分析 本讲内容在全国卷中属于低频考点,无规律可循。但鉴于“社会主义”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复习备考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西方代议制的扩展,考查较多,这与当今我国重视法制建设这一热点问题相关,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

立足唯物史观——学科理论引领考

1.(2018·全国Ⅰ卷文综历史)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 A

【解析】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

第 1 页 共 5 页

了科学共产主义精神。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D项错误。

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

2.(2016·全国卷Ⅲ)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1875年以后,法国的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内阁更迭频繁。戴高乐时期,宪法赋予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国家政治中的权力中心从议会转至总统,使政府有相对独立性,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故选A项;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该规定只是强化了总统权力而没有剥夺议会的主要权力,排除C项;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

3.(2013·全国卷Ⅱ)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答案】 A

【解析】 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民主政治发展滞后,这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德国是在容克贵族的指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的,

第 2 页 共 5 页

皇帝和容克贵族掌握了国家政权,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故选A项。

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 )

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恩格斯认为民主选举比用暴力斗争的方式与资产阶级斗争更有效,而非放弃暴力斗争,故A项错误;材料中恩格斯的认识不能代表各国工人政党的认识,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得出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中斗争方式和平化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对权力获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故D项正确。

2.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曾想消灭那种将多数人的劳动变为少数人的财富的阶级所有权。它曾想剥夺剥夺者……以实现个人所有权。”这说明巴黎公社( )

A.实质是工人阶级政府 B.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典范 C.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 D.实现了经济的根本变革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所有权”变革,体现了巴黎公社曾设想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而这种所有制的变革是资产阶级政权和工人阶级政权的本质区别,故A项正确;“曾想”说明这种情况并未成为现实,故D项错误;B、C两项虽是巴黎公社的特点,但与材料信息无甚关联,排除。

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

第 3 页 共 5 页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高考真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hyeh6hjtf8jj329nz0t2wkqq4mj6h00ly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