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试风前列车主管要充满风; b试风时减压量要准确;
c试风减压时,要注意观察充、排风时间,做好记录,作为再试风时核对的依据;
d试风完了不能立即开车时,要再行制动,待开车时再缓解。 ③运行中通风检查和试闸
a在列车始发后的第一个停车站前必须提前用闸,其他停车站应在区间提前调速;
b在固定的试闸标处,必须认真进行试闸;
c电阻制动良好的机车,在调速或停车时应先使用电阻制动,再使用空气制动;
④列车停车保压
a列车停车时必须保持制动状态,减压不小于100Kpa; b列车停车超过20分钟时,必须进行制动机简略实验,认真观察排风时间,并与始发站排风时间进行核对;
c在中间站调车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连接风管,并做简略实验。 ⑤在运行中发现列车折角塞门关闭时的处理方法 a机车乘务员要沉着冷静,加强配合,切莫惊慌失措; b电阻制动良好的机车,司机施行常用制动最大减压量,缓解小闸,电阻制动给至最大值,注意撒砂,防止滑行;
c电阻制动不良的机车,应立即使用紧急制动停车;
d副司机用无线电台通知前方站或列车调度员,并鸣示紧急停车
5
信号;
e电阻制动良好的机车,司机禁止使用非常制动,副司机禁止拉非常放风阀。
5、防止动轮弛缓措施
①检修机车时,严格按《技规》123条规定对轮对进行检测,查验防缓标记,不清晰时重新打印,移动时进行鉴定或整修。
②机车乘务员交接班前认真检查动轮轴防缓标记是否正确,动轮是否符合运用状态。发现防缓标记移动时,要报告机务值班员,并会同技术、检修等技术人员鉴定,不得盲目出段。
③机车出库前必须检查制动机及基础制动传动装置作用良好。 ④正确操纵。遇天气不良或特殊情况要采取电式或线式撒砂方法有效控制空转,在连续长大下坡道区间要合理使用单、自阀。
⑤途中停车必须检查动轮防缓标记和温度,发现异状及时采取措施,严禁盲目运行。
⑥运行中发现动轮严重弛缓不能运行时,未经处理和采取安全措施不得盲目运行。
6、长大下坡道行车及铺架作业安全措施 ①列车管压力必须调整为600Kpa。 ②接班按规定检查制动系统
a.机车两端制动机必须按“七步闸“进行机能实验。前方铺架机车,在前方站交接班时,按”五步闸“进行机能实验,在工地交接班时,按中间站交接班检查。并检查制动缸行程、闸瓦间隙应在规
6
定范围内,缓解、制动时制动缸鞲鞴动作灵活。检查风泵打风时间符合要求。
b.在电气实验完毕后,必须进行电阻制动实验。前方铺架本务机车电阻制动必须良好。
c.检查制动软管、基础制动装置各传动杆、串销、开口销及闸瓦状态良好。机车必须有备用制动软管及皮腕。
d.检查各轮轮箍声音清脆、应无迟缓、裂纹和透锈,轮毂、轮辐及轮辋无裂纹。
e.检查撤砂装置状态是否良好,砂量是否充足。
f.及时打开空气系统各排水阀排除积水,特别是冬季以防制动系统冻结。
g.禁止机车制动机带病出车。
③机车定检严格按工艺、范围检修制动机,保持制动机状态良好。
④严格按照《技规》第189条、《行规》第84条、《操规》第12条中的规定,进行列车制动机实验。
⑤第一停车站间必须试闸,掌握减压量和排风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⑥运行中,机车乘务员随时注意各风表压力及空气压缩机的工作情况,按《操规》规定正确操动制动机。电阻制动良好时,空电结合制动,尽量利用周期制动应合理减压,掌握充风时间,缓解列车制动时,尽量利用电制动创造凉闸条件,防止车辆闸瓦熔化,机
7
车运轮弛缓。准确掌握制动时机,严格遵守各种限制速度和最小有效减压量的规定,防止制动失效造成放飏。运行中加强列车后部了望。
⑦中间站停车保压制动,并认真检查机车走行部状态。 7、工程运输安全措施
工程列车由前方站至工地,一般按推进方向运行,机车置于列车后方,列车前端应安装紧急制动阀,由车长或调车人员操作,风管压力保持在600Kpa以上,区间被迫停车时:
①机车置于坡道下方时,机车不能熄火,列车必须保持制动压力。
②机车置于坡道上方时,除列车必须有足够的制动压力外,在列车前方尚须打上止轮器(下坡道方向打两只),拧紧三分之一的手闸,防止列车溜逸。
③轨排车、梁车连挂、对位作业,应在调车人员的统一指挥下,做到稳、慢、缓,并充分做好防碰、防溜措施。
④若机车自动制动机故障或列车被迫停在超过10‰及以上线路坡道和长大坡道地段时,按每百吨列车重量拧紧3.0个手制动机轴数;机车从下坡道方向打足两只铁鞋,车列从下坡道端打足四只铁鞋;放风制动,保持列车制动缸内的风压。
8、雨、雾、大风天气行车安全措施
①运行中了望困难时,应降低速度运行。遇有信号辨认不清时,必须立即停车,确认后再开车。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