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5 2:45: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差异性

一、自然带

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 1 - / 1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布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水平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异(纬度地带性) 概念及特点 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与纬线大体平行伸展呈条带状 各自然带沿着从滨海向内陆方向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呈条带状 各自然带从山麓垂直地带性 到山顶的垂直分布 海拔高度引起的水热状况的垂直差异 低纬度高山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距海远近引起的水分差异,也受一定的温度影响 中纬度地区 亚欧、北美大陆部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方向自然带的更替 纬度高低引起的热量差异,水分亦有影响 低纬和北半球的高纬地区 非洲沿东经20从赤道自南向北的自然带的变化 0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举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 低纬地区: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过渡 高纬地区:自然带由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过渡 (2)由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性在大陆中纬度表现明显

大陆西岸 大陆内部 大陆东部 受西风控制 深居内陆,离海较远 受季风影响 降水量较多 水分趋于减少 降水较多 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3)垂直地带性(重点--理解背诵,学会应用)

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 中低纬度高海拔山脉表现最明显 同一自然带向海拔高处倾斜的一坡为阳坡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重点案例应用:珠峰和我国天山山脉南北坡自然带谱数量的比较及原因????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r0h92n4za4uc568cqjj1x2cx44ea901ad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