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禅密功筑基功法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 9:56: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练功夫,先要讲筑基,这是宝贵的经验。练气功,要求得气,这是练功的关键。

建房有筑基的过程,没有坚实的房基,硬是要加砖添瓦,也垒不起高楼大厦。学气功也是这样:练不好筑基功,不能尽快得到“气”和它的良好作用,不仅不能收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即“出偏”。 气功流派多,功法相异,但各有所长,学练的人均想有所收获,但结果不尽然。究其原因,大多是急于求成,忽略了筑基功夫,在起步伊始就犯了关键性的错误。错误定型后,纠正起来,煞费力气。由古至今,众多师辈强调筑基,如“百日筑基”等等,理由就在这里。

“一寸光阴一寸金”。“光阴”,在这里说的是筑基过程或功夫,“金”,喻做成效即得气;就是说,花费时日和气力,扎扎实实练好筑基功,是必需的。这种“花费”正是“积累“;有了积累,尔后练功将一劳永逸。反之,好高骛远,草率从事,或单从姿势和动作方面考究,不能体用气及其效应,走弯路、出偏差,因而不得不半途而废,这才是个浪费。

上面说的是练气功必须有的前提――筑基功夫。

禅密功的筑基功自成体系,又层次分明,是一整套得气方法。健康人欲治病于未然,可练筑基功,进而全面锻炼。有人因为自身“不宜入静”和“活动受限”,或者客观的“环境不佳”和“时间短缺”,只能操练禅密功筑基功。实践证明,这些人由原来的以医药为主、卧床疗养,到后来又站起来重新踏上工作岗位,这都在说明禅密功筑基功是行之有效的,有其独到之处。 众多人反映:

学练禅密功三五日就有“气感”,其原因是先学练了“筑基功”。由于首先狠抓筑基功夫,即得气方法的锻炼,所以还没有发现谁患了“出偏”症。 功 法

——从迅速得气的练功方法、行之有效的筑基功夫,谈变化万千、一劳永逸的筑基功。

本部功法有“展慧中”、“松密处”、“三七分力”、“三点一线”和“四动”(蛹动、扭动,摆动和蠕动)及其逐渐扩展和深化的“由里及表、内外相合”、“洗髓观想、摄本归周”等。 一、姿势与要求

站、坐、卧均可,以舒适自然为原则。阖目(轻轻地闭起眼),自然呼吸。不要故意把呼吸拉长、缩短或者中间停顿,最好把呼吸忘掉,即“忘息\。最后过渡到似有似无,“似有者尚有有,似无者未真无”,即所谓“止息”。

操练筑基功全过程,均阖目、自然呼吸。 展慧中

理与法 慧中,亦称缘中、慧目,位于两眉头上凹陷处(不是一个点,是个窝。(图1)。它,象征和表达智慧、慈爱和吉祥。它,是人体发放气功信息(发射某种特异物质流,但又不只限于已测示出的光、电、磁和声等,古人说是出“神光”)的一个主要窗口。

这个窗口,不仅可发,而且能收。发,是为了探索,有其目的,有它的价值,收,是为了辨别,有作用,有效应。收,是对宇宙场的万有能而言。

练功有素者,发射气功信息(即“神光”),可以作用于外。他(她)们又可以通过气功手段有选择地摄取外界无限的“质”和“能”,通过发——收——发这一循环激发和交换过程,形成有计划的自我调节,或者进行助功和施治于他人。

要点 展慧中,与“愁眉苦脸”相反,是把眉头舒展开,有笑意。这种笑,不仅仅是着重在慧中部,更主要的是从慧中表达出“发自内心”的开朗、坦白、纯洁、爱慕、善良、慈祥和布施于人的愿望等等,是由内向外的。换言之,不是斤斤于肉体的某一部位及其笑的广度,说是“似笑非笑”还不到家,而是重在精神方面,发自内心的笑及深度,是“笑从内心起的笑不休”—一笑得开心,笑得永恒,即“涅磐笑”。

体松、心笑、息平,三者融会贯通,化为一,即可“阴平阳秘,真气从之,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加速步入“气功态”,尽快地收到锻炼和治疗的效果。 松密处

理与法 密处,亦称海底、地户。男子,是位于阴囊与肛门之间;女子,在大阴后联合与肛门之间。它不是一个小点或部位的表面,而是一个“体”,其深度和广度可连通小腹腔。它可以接受外界的赐予,又可以由此摄取,再通透全身^进行冲洗,吐故纳新,它可以媾合人体先天气(生前固有的生命能)和后天气(生后所具有的生命力),进行“法----!!!##!!!----轮运转”。可以助人,可以与天地交换信息,取得能量,进而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它是从“人天相应”着手,取得“人天效应”,达到“人天合一”目的的必由之路。 要点 密处,是气机运行的主要通道和枢纽重地,但很不容易松开。被喻为“铁门”。欲想松开它,必须理解和掌握松开的方法和适度。说是“似尿非屎”还不够,方法是用意不用力。松下来之后,两大腿里侧(相当于中国经络学说中的阴跷脉)有温热感,外阴部有轻微的电麻感和稍微的性感,这是适度。

展慧中与松密处,上下配合而同步,阴阳交泰之后,即可“体酥:心融、乐陶陶”,这是效果和目的。 展慧中和松密处,不限姿势,可随时随地操练,要“念兹(常想),在兹(常练),常惺惺(经常体察和保持气感)\。

展慧中和松密处,是禅密功的组成部分,是练任何一部功法(包括派生功法)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功夫。 三七分力

理与法 展慧中和松密处之后,在站势中的要求:

①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外撇),把体重的7/10平均分另别落在两个脚跟上,3/10在脚掌(脚趾要松散、平铺,要微微地动)。

②两膝既不弯曲又不僵直,膝关节保持滑利状态在微微地动(图2)。

③髋关节要松。松的窍点在腰,把腰椎生理性前弯消灭掉,即收臀;或者把跨部微微向前挺一些就可以了(图3)。

④松肩,腋胁要空虚(两肘尖略向外撑即可);两臂下垂,手指自然分开,微微地动。 ⑤颈椎竖立,头部略有向上提或顶的感觉。

上述要求,用口诀来概括,就是“指、趾散,腋胁空,头颈虚顶、密处松,体重落于踵”。

这些要求,是为了便于全身放松,有利于气血运行,与展慧中相配合,即可调身宁神、身心轻安自在,自身的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得到大火改善。

练功到此阶段,自觉先手足、后全身出现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如轻微、舒适的温热、清凉、电麻或性感,即“气感”,或谓之“得气”。这是“气”作用于生理进而进入生化过程又反馈于心理时的现象,是良性反应,是在受益,可以说是已经气到生效了。 要点关于坐和卧的姿势问题:

上述那种站势是我们习惯了的,很自然很舒适,应该如此。禅密功要求一切顺乎自然,在操练站势中已有体现。坐和卧的姿势,理所当然也是以舒适、自然为原则的,不必一反常态,改变如今坐椅子和沙发的习惯而去跪或席地盘腿而坐。 自然总是美的,又总是对的。

但,不论姿势如何,仍要展慧中和松密处。展慧中和松密处是禅密功极为重要和宝贵的功法,不可轻视。在练功中它又是不可轻意地省略的。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亦要“念兹,在兹,常惺惺\,须臾不可离,“久持气中气,炼就金刚身”。 三点一线

理与法 此要求只限于站势。

头顶(我们叫“天顶”)、密处和两脚开立后两脚跟(双踵)联线的中点,这上、中、下三点垂直一线(图4)。

功用:可使身躯中正,不偏不倚,重心稳定,它是“三七分力”的补充,有利于全身放松。

这个要求,从力、意、气等各方面讲,它与“真人之息以踵”相呼应。反之,身体歪斜,身体重心落于脚掌,或者落在体外,身躯某些肌肉处于收缩状态,加之精神紧张,不宜入静,久之,肌肉酸痛、颤抖甚至痉挛等等,轻者得不到练功预期效果,重者在练功中会出现不适感,或谓之“偏差”。

要 点 综合展慧中、松密处、三七分力和三点一线等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各个功法之间相互维系、制约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内核就是“松”。

“松后能静,静中有定,定中有悟,悟中生慧”。“一松无有不松”,“松”是重要的第一步。 二、四 动

理与法 坐和卧势除去不需要“三七分力”和“三点一线”以外,与站势一样,均要按下列要求练功。 蛹动

蛹动前,要展慧中、松密处、三七分力、三点一线,阖目、“内视”脊柱。

自尾骨(骶椎)开始,做极为轻、柔、缓、圆的波浪式(蛇形)的前后蛹动,一节一节连续地向上走,经过腰椎、胸椎和颈椎,依次向上蛹动。然后,再一节一节连续地往下蛹动(图5~10)。由下到上,继而再由上到下为1遍,操练3遍或6遍或9遍(女是2或4或6遍)。亦可视时间条件、身体情况和病情需要,根据自己感觉的最佳适度,选择遍数以下皆同)。

搜索更多关于: 禅密功筑基功法 - 图文 的文档
禅密功筑基功法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s86q8r3gt8xswm2y1a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