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遴选指标体系
(普通本科院校)
遴选项目 分值 遴选内容 1.师德风范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自觉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20 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在教育领域和全社会享有较高声望,师生群众公认。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内容10 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和省内外教改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教学艺术精湛,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积10 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重视教育教学研究,主持完成省级以上教改项目,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15 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发表过多篇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或出版过有一定影响的教改教研专著。 教学能力突出,教学风格鲜明,教学质量优异,主讲课程10 达到省内同类课程领先水平,大学生评价优秀,得到同行公认,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有较大影响。 10 自编、主编的本科教材,质量高、有特色、版本新。 领衔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自觉指导和帮助团队教师提高15 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对确立本校该领域教学的历史地位作出重要贡献。 教学思想与内容 2. 教 学 能 力 与 水 平 教学艺术与方法 教学改革与成就 教学 效果 教材 建设 3.教学梯队建设与贡献 4.科学研究与学术主持或承担省级以上重要科研项目,发表出版高质量的论10 水平 文或专著,在省内外同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遴选指标体系
(高等职业学校)
评选项目 分值 遴选内容 1.师德风范 2.企业经历与 行业影响力 教学 效果 3. 教 学 能 力 与 水 平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自觉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20 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在教育领域和全社会享有较高声望,师生群众公认。 累计具有企业(单位)相关技术(或管理)岗位3年以上工作经历,拥有至少一项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有效职业资格;近3年一直在企业(或行业协会、单位、10 机构等)中兼任相关技术(或管理)职务,在行业企业的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且取得了行业企业公认的实质性工作成果或业绩。 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高。注重分析学生群体及个体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着15 眼未来,学以致用;课堂教学灵活多样,能自由驾驭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学习形态,教学效率高。 教学研究能力强,有独到见解。借鉴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结合实际,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与规律;发10 挥行业影响力优势,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研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成效;重视研究成果共享与交流。 资源整合能力强,效果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推进校企合作育人落到实处,资源利用率高;开发各种高职数字化10 专业教学资源,并为行业企业和其他高职院校所共享,建设水平高,社会广泛认可。 教学实施规范有效,能按照有关教学文件要求规范实施教学;敢于创新,实现了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有效组织和管10 勇于探索,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成效显著。 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相关生产、技术和培训服务,15 效果良好,服务收益高;独立或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及应用推广。 榜样作用明显,教学团队建设水平高。利用自身影响力,吸引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兼职教师队伍10 水平高;指导专业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和企业实践,提高青年教师执教能力;有良好的“传、帮、带”团队建设文化。 教学 研究 资源 建设 教学 实施 4.社会服务能力 5.教学团队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