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关于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基础知识点,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去解决题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独立完成题目的前提下适当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经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学情分析:
该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学过,是一节复习课,所以这节课不需要新授课一样慢慢铺垫,直接利用中考题目,能够高效地帮助学生回顾旧知并为中考作准备。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初三学生的复习课,对于基础知识,不需要像新授课一样慢慢铺垫,直接利用中考题目,能够高效地帮助学生回顾旧知并为中考作准备。
B
教学过程:
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
┌ 20° 在Rt△ABC中,∠C=90°,∠A=20°,则∠B= ° A C
2.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B
(1)在Rt△ABC中,∠C=90°,AC=3,BC=4,AB= 。
(2)在△ABC中AC=3,BC=2,AB=7,则△ABC是 三角形。 A
3
┌ C 4
B 3.边角关系(三角函数)
c 如图,在 Rt△ABC中,∠C=90°,BC=a,AC=b,AB=c
a ┌ 则sinA= ,cosA= ,tanA=
A C b
B
4.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 Rt△ABC中,∠C=90°,∠A=30°,BC=4,则AB= 。 4 30┌
A C °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 Rt△ABC中,∠C=90°,AB=10,D是AB的中点,则CD= 。
6.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 sin cos tan 30° 45° 60° B
7.解直角三角形 (1)已知“一边一角”解直角三角形
在△ABC中,∠C=90°,BC=3,∠A=25°,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A
┌ C
归纳:已知“一边一角”,关键是找出已知角与已知边与要求的边之间的关系,确定
适合的函数。如此题,要求的AB是∠A的 边,已知的BC是∠A的 边。所以确定用函数 。
(2)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
在 Rt△ABC中,∠C=90°,AC=6,BC=2,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A
B
┌ C
归纳:已知“两边”,首先利用 就可以求出第三条边。要求角,就通过三角
函数值去反推角的度数。
(3)如图,在△ABC中,∠A=60°,∠B=45°,AC=23,求AB的长。
(4) 如图,△ABC中,若BC=12,∠B=120°,tanA=
3,求AB的值. 4
归纳:(1)辅助线:对于非直角三角形,我们通常作三角形的 。
(2)作了辅助线后,非直角三角形分成了 个直角三角形,而且我们通常要求
两个直角三角形的 边
课后提升:
如图,已知l1∥l2∥l3,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相等,若等腰直角△ABC的三个项点分别在这三条平行直线上,则sinα的值是( ) A.
51016 B. C. D.
5103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