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六
1、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是数据库的核心。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1)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4)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另外,数据库系统由5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 (1) 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 (2) 文件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联系,数据库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分离; (3) 文件系统用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系统用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 (4) 文件系统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 (1) 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 (2) 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 (3) 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3、 除了关系数据模型外,常用的数据模型还有哪几种?试说明关系数据模型的主要特征。 答:传统的基本数据模型有以下三种: 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是一种树结构模型,它把数据按自然的层次关系组织起来,以反映数据之间的隶属关系。层次模型是数据库技术中发展最早、技术上比较成熟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特点是地理数据组织成有向有序的树结构,也叫树形结构。结构中的结点代表数据记录,连线描述位于不同结点数据间的从属关系(一对多的关系)。 2、网状数据模型 网状模型将数据组织成有向图结构,图中的结点代表数据记录,连线描述不同结点数据间的联系。这种数据模型的基本特征是,结点数据之间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一个结点可与其它多个结点建立联系,即结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任何两个结点之间都能发生联系,可表示多对多的关系。 3、关系数据模型 由于关系数据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发展很快,80年代以后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都是关系型的。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有:关系模型的逻辑数据结构,表的操作符,表的完整性规则和视图、范式概念。 关系模型可以简单、灵活地表示各种实体及其关系,其数据描述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独立性。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的操作是通过关系代数实现的,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的特点:
1.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 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或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 3.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4.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关系.
4、 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哪几步?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数据库设计包括六个主要步骤: 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数据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及完整性要求; 2、概念设计:通过数据抽象,设计系统概念模型,一般为E-R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模式和外模式,对于关系模型主要是基本表和视图; 4、物理结构设计:设计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如索引的设计; 5、系统实施:组织数据入库、编制应用程序、试运行; 6、运行维护:系统投入运行,长期的维护工作。 5、 Access属于哪一类数据库?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access数据库的类型是关系模型数据库。因为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定义为关系系统,它至少支持关系数据结构及选择、投影和连接运算,这是对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最低要求。根
据存储模型划分,数据库类型主要可分为:网状数据库(Network Database)、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树状数据库(Hierarchical Database)、面向对象数据库(Object-oriented Database)等。Microsoft access是Microsoft office组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把数据库引擎的图形用户界面和软件开发工具结合在一起,它具有大型数据库的一些基本功能,支持数据处理功能,具有更多用户管理功能,支持数据压缩、备份和恢复功能,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
6、 SQL语言是什么类型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它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答:sql是关系数据库标准的查询语言,不同数据库之间的sql语法大同小异,它具有数据查询,定义,操作,控制的功能。SQL包括了所有对数据库的操作,主要是由4个部分组成:1.数据定义:这一部分又称为“SQLDDL”,定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定义数据库、基本表、视图和索引4部分。2.数据操纵:这一部分又称为“SQLDML”,其中包括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两大类操作,其中数据更新又包括插入、删除和更新三种操作。3.数据控制:对用户访问数据的控制有基本表和视图的授权、完整性规则的描述,事务控制语句等。4.嵌入式SQL语言的使用规定:规定SQL语句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的规则。SQL语言包含以下功能:
一:数据查询语言(DQL:Data Query Language): 其语句,也称为“数据检索语句”,用以从表中获得数据,确定数据怎样在应用程序给出。保留字SELECT是DQL(也是所有SQL)用得最多的动词,其他DQL常用的保留字有WHERE,ORDER BY,GROUP BY和HAVING。这些DQL保留字常与其他类型的SQL语句一起使用。
二:数据操作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其语句包括动词INSERT,UPDATE和DELETE。它们分别用于添加,修改和删除表中的行。也称为动作查询语言。 三:事务处理语言(TPL):
它的语句能确保被DML语句影响的表的所有行及时得以更新。TPL语句包括BEGIN TRANSACTION,COMMIT和ROLLBACK。 四:数据控制语言(DCL):
它的语句通过GRANT或REVOKE获得许可,确定单个用户和用户组对数据库对象的访问。某些RDBMS可用GRANT或REVOKE控制对表单个列的访问。 五:数据定义语言(DDL):
其语句包括动词CREATE和DROP。在数据库中创建新表或删除表(CREAT TABLE 或 DROP TABLE);为表加入索引等。DDL包括许多与人数据库目录中获得数据有关的保留字。它也是动作查询的一部分。 六:指针控制语言(CCL):
它的语句,像DECLARE CURSOR,FETCH INTO和UPDATE WHERE CURRENT用于对一个或多个表单独行的操作。 7、 什么是主键?主键有什么作用?
答:主关键字(主键,primary key)是被挑选出来,作表的行的惟一标识的候选关键字。一个表只有一个主关键字。主关键字又可以称为主键。 主键可以由一个字段,也可以由多个字段组成,分别成为单字段主键或多字段主键。 作用
1)保证实体的完整性; 2)加快数据库的操作速度
3) 在表中添加新记录时,ACCESS会自动检查新记录的主键值,不允许该值与其他记录的
主键值重复。
4) ACCESS自动按主键值的顺序显示表中的记录。如果没有定义主键,则按输入记录的顺序显示表中的记录。
8、 Access中可以建立哪几种类型关系?建立关系的类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表关系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连接有三个类型:1,只包含来自两个表的链接字段想等处的行;2,包括客户中的所有记录和订单中连接字段相等的那些记录;3,包括订单中所有的记录和客户中连接字段相等的那些记录。建立关系的类型是由主键与外键决定。
9、 在汇总查询中,Group By子句有什么作用?求和、求平均值及统计记录个数的函数各分
别是什么?
答:是SQL查询语言里的“分组子句”,它可以对记录进行分组,用于提取每个组中一条与该组汇总有关的信息。第一,是分项统计用;第二,可以当做重查用。select 班级, count(*) as 人数, sum(评分) as 总评分, Avg(评分) as 平均分from 学生 group by 班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