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试卷
(课程代码 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是( B )
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李大钊的《什么是文学》 D.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2.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 A )
A.文学研究会 B.创造社 C.新月社 D.新潮社 3.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的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其会刊是( C )
A.《诗》 B.《拓荒者》 C.《新诗歌》 D.《中国诗歌》 4.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地点是( D ) A.上海 B.武汉 C.延安 D.北平 5.鲁迅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在中国的出现,这部作品是( D )
A.《文化偏至论》 B.《科学史教篇》 C.《我之节烈观》 D.《摩罗诗力说》 6.眉间尺出自鲁迅的小说( A )
A.《铸剑》 B.《非攻》 C.《奔月》 D.《理水》 7.周作人借助象征手法表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的诗歌作品是( B )
A.《自己的园地》 B.《小河》 C.《雨天的书》 D.《永日集》 8.王统照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长篇小说是( C )
A.《湖畔儿语》 B.《沉思》 C.《山雨》 D.《微笑》 9.何彬这个人物出自冰心小说( D )
A.《两个家庭》 B.《斯人独憔悴》 C.《去国》 D.《超人》 10.徐志摩最早出版的诗集是( B )
A.《翡冷翠的一夜》 B.《志摩的诗》 C.《猛虎集》 D.《云游集》 11.被称为“诗怪”的诗人是( A )
A.李金发 B.何其芳 C.冯至 D.徐志摩
12.“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扛鼎之作是( C ) A.《虹》 B.《蚀》 C.《子夜》 D.《倪焕之》 13.老舍完成《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三部小说写作是在( D ) A.美国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14.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最初连载于( A )
A.《宇宙风》 B.《现代》 C.《语丝》 D.《论语》 15.巴金小说《灭亡》中的杜大心是( A )
A.无政府主义者 B.人道主义者 C.个性主义者 D.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16.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为题材的作品是( C )
A.《雷雨》 B.《北京人》 C.《原野》 D.《农村三部曲》 17.张天翼《速写三篇》包括的三篇作品是( B ) A.《三天半的梦》、《华威先生》、《新生》 B.《谭九先生的工作》、《华威先生》、《新生》 C.《脊背与奶子》、《三天半的梦》、《华威先生》 D.《包氏父子》、《谭九先生的工作》、《新生》 18.曾被卞之琳誉为“抗战以来所出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B )
A.《困兽记》 B.《淘金记》 C.《南行记》 D.《还乡记》 19.《边城》的女主人公是( C )
A.阿黑 B.夭夭 C.翠翠 D.萧萧
20.洪深《农村三部曲》中的独幕剧是( A )
A.《五奎桥》 B.《香稻米》 C.《赵阎王》 D.《青龙潭》 21.收入戴望舒1934—1945年间诗作的诗集是( B )
A.《我底记忆》 B.《灾难的岁月》 C.《望舒草》 D.《乐园鸟》 22.刘浩如这一形象出自夏衍的话剧( A )
A.《心防》 B.《上海屋檐下》 C.《秋瑾传》 D.《赛金花》 23.陈白尘的四幕剧《岁寒图》写于( D )
A.1941年 B.1942年 C.1943年 D.1944年 24.张爱玲《传奇》的总体格局是( C )
A.传统言情小说 B.传统白话小说 C.传统章回体小说 D.传统文言小说 25.《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的作者是( D )
A.茅盾 B.夏衍 C.白薇 D.宋之的 26.路翎以苏州巨室蒋捷三一家的风流云散为中心的小说是( B )
A.《蜗牛在荆棘上》 B.《财主底儿女们》 C .《饥饿的郭素娥》 D.《卸煤台下》 27.柯仲平的《边区自卫军》是( B )
A.长篇抒情诗 B.长篇叙事诗 C.报告文学 D.歌剧 28.柳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A )
A.《种谷记》 B.《原动力》 C.《高干大》 D.《暴风骤雨》 29.水生嫂、秀梅、二梅分别出自孙犁的小说( C ) A.《荷花淀》、《嘱咐》、《光荣》 B.《荷花淀》、《麦收》、《光荣》 C.《嘱咐》、《光荣》、《麦收》 D.《荷花淀》、《嘱咐》、《麦收》 30.在延安整风后解放区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 C )
A.《漳河水》 B.《王九诉苦》 C.《王贵与李香香》 D.《赵巧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鸳鸯蝴蝶派主要刊物有( ABCD )
A.《礼拜六》 B.《小说时报》 C.《眉语》 D.《小说大观》 E.《小说月报》 32.收入鲁迅小说集《呐喊》的作品有( BDE )
A.《离婚》 B.《白光》 C.《祝福》 D.《故乡》 E.《药》 33.郭沫若的自叙传式的小说有( AC )
A.《漂流三部曲》 B.《落叶》 C.《行路难》 D.《我的幼年》 E.《牧羊哀话》 34.属于20世纪30年代文坛“京派”的小说作家有( ABE )
A.冯文炳 B.凌叔华 C.艾芜 D.吴组缃 E.萧乾 35.抗战爆发后,艾青出版的诗集有( BCDE )
A.《大堰河》 B.《北方》 C.《向太阳》 D.《火把》 E.《旷野》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6.孤岛文学: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 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 37.《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日出”象征,寓意不公平不合理的黑暗社会应当被光明的社会所代替。陈白露是剧中一个具有多重复杂性格的悲剧角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8.简述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答: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1)形象性,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统一, 创造了许多类型形象;
(2)抒情性和讽刺性,丰富多样的文体和风格,主要风格是切实锋利,精练泼辣,似匕首投枪;
(3)简练犀利、生动幽默、多姿多彩的语言。 39.简述臧克家诗作“意新语工”的艺术特点。 答:臧克家诗作“意新语工”的艺术特点:
(1)臧克家诗在技巧形式方面受到我国古典诗词和闻-多新格律主张及手法的深刻影响。 (2)诗人的艺术注意力大部集中在创意和创词上,并为此下过不少功夫。
(3)在创意方面,他常在人所共见的生活素材中出奇制胜地开掘新意,并赋予诗以丰美的意象。 (4)在创词方面,他不断地掂量着每一个字、词的色泽和韵味,力求安得妥贴、新奇。
(5)他的全部艺术追求,可用“意新语工”四个字来概括。他确立的是一种严 谨的创作作风。 40.简述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和《湘西》的艺术特色。 答: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和《湘西》的艺术特色:
(1)作者以“我”的见闻与行动作为叙写线索,一方面叙述现实的人与事,- .方面将湘西历史、地理等地域文化的背景资料加以穿插。
(2)沈从文的散文融进小说的人物对话与细节、情节的描写,形成小说的情节性有情境氛围。 (3)作者的抒情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姿态。
①描绘山川风景、民风民俗时,多采用融情入景的手法形成诗一般的意境; ②叙述、评述湘西的历史与现实时,往往是议论与抒情的结合; ③涉及敏感的政治性问题时,作者则采用曲笔。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1.试述老舍《四世同堂》的结构特点。 答:《四世同堂》从时间上来说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
(1)从空间上说,它的笔触遍及北平的小胡同、大杂院等,简直就是- -副沦陷了的北平社会的全景图。全景式、多线索的广阔场景,在广度、深度、力量和气势上都富有史诗的气魄。它的镜头虽然只集中对着一个具体的、特定的、有限的小天地,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胡同,却牵连着整个社会,有限的天地中呈现出无限的世界和时代的风云。
(2)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呈辐射型、网络状展开。它以小羊圈胡同的祁家四代人为中心,间以多重矛盾,既有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又有维护民族尊严者与出卖民族利益者的矛盾,也有同一个家庭内部的上与下之间、正与邪之间的矛盾,但结构严谨、匀称、完整,修剪得恰到好处脉络清楚,叙事写情极有层次,充分显示作为长篇小说大家的雄健笔力。 42.试述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
答:1943 年5月赵树理创作了成名作《小二黑结婚》,其后陆续发表《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小说。赵树理擅长描写农村题材,作品的主体是他在农村做群众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故他常称自己的小说为“问题小说”。 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主要体现在:
(1)对农村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性的描绘。如短篇《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然恋爱,遭到了把持村政权的恶霸流氓势力金旺、兴旺的迫害,也遭到了具有封建家长制和封建迷信思想的父母二诸葛和三仙姑的阻挠,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斗争呈现复杂性。
(2)对农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暴露。赵树理称自己的小说为”问题小说”,他把农村工作中遇到的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作为作品主题,如实地暴露这些问题。这表现出他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如在《李有才板话》中,他如实地描绘了两个问题:一是解放区在初期,有些基层村政权还被坏人把持;二是农村干部中的官僚主义。.
(3)对解放区新社会的热情歌颂。《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得到胜利结局,.表现和歌颂了人民政权为人民的思想,歌颂了解放区新社会,鼓舞了青年们为争取自由幸福生活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4)对解放区社会生活变革和农民思想心理变化的表现。小二黑和小芹的斗争胜利不仅是争取婚姻自主的胜利,而且是解放区农民反霸斗争和反对封建迷信思想的胜利,赋予恋爱婚姻题材以更深刻的主题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