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国学启蒙课程化探究
作者:李铧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3期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日益加快的今天,东方文化正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只有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中华民族才可以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小学 国学启蒙 课程化 研究
国学经典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和结晶。素质教育的实施使人们又重新开始了对国学经典教育的关注。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选择多样化的今天,将国学经典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中,不仅是“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完善人格修为、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学教育中存在“国学教育价值取向模糊、内容随意零乱、方式简单机械、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国学更大的教育作用,国学课程化研究必不可少。 一.国学课程化研究意义和价值
1.转型期中国出现文化失序、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社会问题影响儿童的成长。我们从教育实践角度和孩子的发展角度反思国学的育人价值,通过国学的浸润开发童蒙,促进儿童自我塑型。在精神培养和文化奠基的同时,实现孩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身道德的建构。 2.国学中有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通过课程化建设,梳理出适合小学生的国学学习内容。在孩童天性未然之际,语言学习敏感期、记忆黄金期,以精粹国学文化来启发蒙童,滋养其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才艺素质,促进儿童情感、意志、智慧生成和激发创造潜能,激发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以传承精粹的国学文化为载体,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具有国学文化素养的儒雅教师,丰厚校园文化底蕴,打造优质特色学校,为百姓提供满意的优质教育服务。 二.国学课程化研究主要内容
1.实践证明,国学启蒙教育是可以按照现代教育课程理念和模式进行重构,并且对学生的素质提升,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等具有显著的教育功效。在小学阶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国学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童蒙阶段,养正尤为重要,国学教育的有效性也相对较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