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师
根据本班幼儿实际需要和已有经验,结合本园实施课程的要求,修改、补充、调整、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根据活动目标准备必需的教具,提供满足每个幼儿活动需要的活动材料并在当班前做好分发准备。 活动前向保育员讲明需配合的事项。
根据活动类型设置便于幼儿活动与交流的空间位置。 耐心倾听,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活动。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及时应答。
关注活动中个别幼儿,因人施教,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注活动中幼儿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活动后回想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实际发展并收集实证材料。 (3)保育员
活动前向教师了解需要配合的事项。协助老师做好活动前准备,摆放活动所需材料,安排场地等。 协助教师指导和帮助个别幼儿参与活动。 处理活动中的偶发事件时,方法适宜。
指导或帮助幼儿作好活动结束后的收拾、整理工作, 活动过程中指导幼儿时走动位置恰当,声音适度,不影响幼儿和教师的交流。
? ?
重庆市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常规行为细则(试行)
编导语:规范细则是保证活动有序顺利的前提。 第一部分 总 则
一、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增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性,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特制定本细则。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每日保教活动的总和,可以相对划分为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活动,是幼儿和保教人员共同经历的、家长参与的活动过程。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常规行为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各类人员遵循的基本的、具体的行为要求和规则。
四、本《细则》适用于我市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各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本《细则》,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一日活动环境与条件,确保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进程中持续、健康、和谐成长。
五、幼儿园一日活动应尊重幼儿人格与权利,尊重发展规律,关注生命需要,关注个别差异,保教并重,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 一日活动的基本要求与行为细则
一、生活活动
指满足幼儿生命基本需要的活动,具有发展幼儿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自我保护等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作用。生活活动包括:入园、盥洗、餐点、饮水、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
(一)基本要求
1.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的一日生活常规,既有利于形成集体生活秩序,又能满足幼儿个别的合
理需要,不强求一律、整齐划一;引导、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生活规则的建立。
2.组织和指导幼儿的生活活动时,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减少不必要的等待现象,避免隐性和显性的时间浪费;要满足幼儿受保护的需要和独立的需要,避免包办代替。
3.确保幼儿生活活动安全;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二)行为细则
1.入园环节:
(1)幼儿
按要求带齐当日所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
着装整洁舒适,便于活动。
按时、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向老师、同伴问好。
愿意接受晨检,身体不适能告诉保健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