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旎风光。他每游西湖,就留心查看何处缺树,一一记在心头。第二年清明节前,他亲购垂柳幼苗千株,着人补栽在缺柳之处,此事在杭州传为佳话,他以此自号“西湖补柳翁”。他和魏易又进行了《黑奴吁天录》的翻译。他们认为中国刚刚经历八国联军入侵之辱,亡国灭种之祸迫如燃眉,此小说深刻地暴露了种族压迫的罪恶,可以警醒国人。他们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林纾在《跋》中指出“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特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显然,林纾已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翻译与中国的反帝斗争结合在一起了。这时他已是举国瞩目的文学家了:用“新学”的眼光来衡量,他奉献给国人的是西洋小说,因此维新派为有这样一位翻译家而自豪;用“旧学”的眼光来衡量,他的译文是文言,颇有马班韩流的神韵、传统文学的风采,因此嗜好“旧学”的人也对他刮目相看。无论新派旧派都承认林纾的文学才华和地位。林纾的译笔有其独自的特色,又颇能保有原文的情调,人物也能传原著之神。他借助他人口译来翻译的小说,其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此后的十六七年间,他几乎是无间断地在译坛上辛苦耕耘,译作的总数达179种,涉及11个国家的98位作者,被誉为“译届泰斗”。
然而,从政治立场看,辛亥革命之前的林纾,一方面强烈要求反帝救国、热血澎湃,一方面却不赞同以改朝换代谋求救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伴随着政治立场的落伍,林纾身上亦新亦旧的二重色彩更明朗化了。辛亥革命后,林纾对“共和”制下的民国是否优于那个未曾实现的“君主立宪”产生了疑惑,对于民国初年的乱哄哄的“共和”渐渐不满,失望乃至绝望。他写道“时局日坏,乱党日滋。天下屹屹,忧心如焚。无暇作谑,但有深悲”。前清已矣,现实又给他当头棒喝,他的立场复归到辛亥革命前的立宪派那里。他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
(摘编自张俊才《林纾评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林纾虽然年轻时就以文才出名,但“狂生”的名声使他仕途坎坷,他不得不一次次地赴京赶考,最终还是成为落第举人。
B.中法之战,中国海军全军覆没,左宗棠督办福州军务后,林纾和好友拦马告状,控告有关官员掩盖败绩的罪行,表现出林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林纾的诗集《闽中新乐府》以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成为向人们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著作,被奉为金科玉律,影响很大,流传很广。
D.林纾十分喜爱西湖的旖旎风光,他查看并补栽垂柳幼苗的举动在当时的杭州传为佳话,他也高兴地自号“西湖补柳翁”。
E.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材料融记叙和评论为一体,记述了一代翻译家林纾的突
出成就,也没有回避他的缺点,记叙清楚,评价公允。
(2)林纾受维新思潮的影响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分析。(6分)
(3)林纾为什么被誉为“译界泰斗”?请简要分析。(6分)
(4)林纾是怎样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反腐败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而不仅是打....一两只“老虎”,拍一堆“苍蝇”。制度上出了梗阻,一时的成果再显著,也无济于事。
B.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县政府干部深入基层,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改变了以往侃侃而谈、述而不作的作风,受到群众的称赞。 ....C.优秀的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D.正在病中的武则天读到骆宾王的《讨武瞾檄》,拍案而起,连声赞赏,感叹....说像骆宾王这样有才华的人,不为朝廷所用,是宰相的的失职。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以往春运中,存在一些旅客担心买不到火车票而见票就买,等到临出行前才办理退、改签多余车票,为此,铁路部门今年出台了新的退票及改签规定。 B. 城市民谣歌手郝云,以一曲饱含京味儿的民谣歌曲《群发的我不回》,调侃了华而不实的群发短信祝福行为,引起亿万观众共鸣,成为春晚中最受广大网友热捧的歌曲。
C. 肿瘤专家认为吸烟或吸二手烟是引起肺癌的第一大诱因,而中国青少年吸烟率正在逐年上升,因此,教育部新近颁布的校园禁烟令受到了社会的肯定。 D. 从大年初一到初三,新浪网进行的央视春晚整体印象调查活动已吸引超过10万网民参与,在参与调查的网民中,认为春晚差强人意的占49.1%。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事实上,人在冷漠无情地对待动物的同时,对自身的伤害也是同样惨烈的
。
,
所
以
也
就
被
忽
略
了。 , , ,这一切都类似于残害动物的一场场复制。原来人性的丧失, 。人对动物施暴的过程,也是双手沾上鲜血、耳廓听到嘶喊的过程, ,罪孽感一方面折磨着我们,另
一方面又在诱惑着我们。 ①人与人之间骇人听闻的酷刑
②但它的结果一定会以其他方式复制和散布开来 ③这种惨烈由于没有直接感到剧痛
④就是在这种残害动物的尝试中逐渐完成的 ⑤比如战争或种族迫害
⑥这种颜色、这种声音一旦渗入心底就会驻留不去
A.⑥③②⑤①④ B.⑥②⑤①③④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②⑤①④⑥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哈佛的一位文学教授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又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再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帘,阳光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关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位哈佛教授的两个主要观点是:
17、下面几个语境中的语言表述都存在不得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6分)
①某电视剧中,即将毕业离校的同学小张送给辅导员老师一幅画作为留念,辅导员老师一边接过礼物http://www.ks5u.com/一边说:“多谢小张,那我就笑纳了。”
②小李某日收到同事的一张请柬,上面写着:“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③小李的朋友新开一家酒楼,小李受到邀请,他答谢道:“贵酒楼开张大吉,不论是多忙,到时我也一定会拨冗光临……”
④某学校广播站播送时事新闻:北京连续突然的强降雨,造成野三坡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螃蟹的责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又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
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2014年高三年级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B项,原文说“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
沉的苦闷,满腹牢骚”;C原文说“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几乎没多少影响”的说法过于绝对。D项是解释文化影响衰减现象出现的原因。 2. 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从原文表述来看是说单凭孔子思想自
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说法绝对。B因果倒置,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D《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错。
3.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中有保守的
思想。 4. C被:承奉
5. B ①表现他善于治理地方,③表现他宽容,⑥是说皇帝。
6. C“特许他如果有触犯法律的人不必上奏,可以自行处置”的不是皇帝,而是安西王。
7. (1)年成不好,赵炳打开官仓赈济百姓,而后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也不治他的罪。(“凶”:年成不好;“发”:打开;“闻”:使之闻;“不之罪”:宾语前置。)
(2)不久上了刑具的郭琮等百余人到了京城,皇帝亲自审问,得到他们不法的全部情况后http://www.ks5u.com/,就各自服罪。(“械”:戴着刑具;“鞫”:审问;“情”:情况;“伏辜”:服罪。)
【参考译文】
赵炳字彦明,惠州滦阳人。炳自幼失去父母,由堂兄抚育。因年岁饥荒,前往平州去谋生,途中遇到强盗,要杀他们,堂兄甘愿受死。赵炳当年只有十二岁,他哭着请求代堂兄去死。强盗很惊异,把他们都放了。
刚满二十岁,因为是勋臣之子,赵炳在王府侍奉还未登基的世祖,勤谨不懈,于是深受世祖钟爱。世祖驻扎在桓州、抚州间,让赵炳做抚州长官。(赵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