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子表格轻松完成学生成绩统计
吉林省桦甸市二道甸子小学 郑洛昌
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质量测试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在考试结束后及时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学生学习质量现状,教务处领导要快速将全校成绩汇总,为校长提供分析学校教学质量的数据。面对诸多的统计项目,许多教师开始在电脑中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如何利用Excel进行成绩统计,有许多介绍的文章,但是里面涉及的函数公式让很多教师茫然,笔者学习了许多使用技巧,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利用Excel制作了一个能够自动统计成绩的电子表格模板提供给教师,只要在“空白”模板中填上学生成绩,各统计数据就立刻显现出来,能够让教师方便快捷、准确无误进行统计,轻松完成繁重的工作,班级的教学质量数据一目了然,彻底告别那些眼花缭乱的繁杂统计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我将电子工作表格制作的方法介绍一下,希望能给教学一线辛勤的教师和教务工作者一点帮助,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素质上。
一 建立一个成绩统计表格
启动 Excel建立一个如下图“表一”样式的表格,在第一行至第三行输入下图所示的文字, 按学生数预留表格的行数。以班额29人为例,预留4—32行。从33行开始向下一行依次输入考试人数、总分、
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
未命名.JPG
二 输入函数公式,实现自动统计功能 我们先以“语文”学科的成绩统计为例。 1、 考试人数的统计
“COUNT”是计算包含数字单元格以及参数列表中数字的个数的函
数,在C33单元格内输入“=COUNT(C4:C32)” (引号内的函数式,以下亦同),就可以在输入学号或姓名后显示参加考试的人数。 2、 总分和平均分的统计
总分和平均分是平行班之间学生成绩分析的主要数据,也是一个班级学习质量升降的重要指标。“SUM”能够计算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值之和,在C34单元格内输入“=SUM(C4:C32)”计算出语文成绩的总分。
“AVERAGE”是计算数值的算术平均值,在C35单元格内输入“=AVERAGE(C4:C32)”可以计算语文成绩的平均分。有时候结果会出现循环小数,我们可以设定位数,“ROUND”按指定的位数对数值进行四舍五入。在C35单元格内输入“=ROUND(AVERAGE(C4:C32),1)”可以将统计结果设定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值。 3、 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统计
最高分与最低分的统计能够看到同年级的学生成绩的差距,用排序的方法很麻烦。“MAX”“MIN”是返回数据区域的最大、最小数值的函数。在C36单元格内输入“=MAX(C4:C32)”,在C37单元格内输入“=MIN(C4:C32)”就可以显示出C4至C32内29个单元格内数据的最大、最小数值,即语文成绩的最高分和最低分 4、 及格人数的统计和及格率的计算
统计及格的人数一般我们采用找出60分以上的成绩,再统计人数。有一个函数可以自动统计出及格的人数,那就是“COUNTIF”,在C38单元格内输入“=COUNTIF(C4:C32,\”可以统计30个单元格内
的不小于60分成绩的的人数。在C39单元格内输入“=C38/C33”可以
计
算
语
文
的
及
格
率
。
输
入
“=ROUND(AVERAGE(C38/C33*100),1)&\)”显示的结果是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的百分数。 5、 优秀人数和优秀率的统计
在C40单元格内输入“ =COUNTIF(C4:C32,\”可以统计不小于90分成绩的人数,就是优秀学生的人数。根据学校不同的优秀标准,改动“90 ”即可。 在
C41
单元格内输入
“ =ROUND(AVERAGE(C40/C33*100),1)&\)”计算出结果为保留一位小数的百分数,就是语文学科的优秀率。 6、 个人的总分和名次的统计
虽然学校不允许给学生排名次,但是任课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测试名次,分析学生学习的变化情况。
在H3单元格输入函数公式 “=SUM(C4:G3)”,可以计算出第一位学生的所有成绩的总分。
J3单元格内输入函数 “=RANK(H4,$H$H4生总成绩在班级的名次。
利用“自动填充”功能,输入其他学科的统计函数公式,这样就完成了能够自动统计学生成绩的模板,你马上输入一组数据试一下,是不是很快捷。
根据许多学校的统计要求,可以在以上电子表格模板中增加以下的功能:
H$32)”,显示第一位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