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设计思路】
本部分的学习旨在了解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当前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引起全球普遍关注。该部分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此考点多以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区域图为背景和载体,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所以在设计本节内容时,会补充热点时政材料,让学生全面认识全球气候变化,进而通过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课时:全球气候变化 【知识构建】
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二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原因。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识记全球气候变化的客观规律,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 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难点内容的把握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原因。 1、复习重点: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复习难点:
理解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 【课前准备】 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考向 分析 教师活动 投影展示近年来江苏高考题中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和题目。 投影展示《考试说明》中关于本部分的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学生说出考点关键词。 学生活动 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 ①朗读考试要点;②说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简要分析考试要求。 设计意图 高考试题的分析和运用。使学生深入理解高考考点,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有的放矢的能力。 学习 目标 展示 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 考点诠释1:全球气候变化。 探究活动1:结合教材,读图归纳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完成表1 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
(1)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2)衡量指标: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
(3)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 及人类活动。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教学 教师活动 内容 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利用表1将“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这一基础知识做回顾,唤醒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记忆;建构知识体系,达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目的。 教师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不同时学生读图、归纳不同时间尺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示,指导学生度的气候变化主要特点,完读图、归纳地球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成表1。 候变化的主要特点。 表1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期 图示 变化特征 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 图2 气候一直处于 之中 相互交替 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图3
历史时期(近1万年以来) 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 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 期 15世纪以来的 期 近现代(近 一两百年来) 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波动 趋势 【典型例题1】2014年9月24日,美国国家宇航局发布的卫星图片显示:世界第四大湖“咸海”(内流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读咸海位置图(图15),回答1~2题。(双选) 1. 咸海水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 工业发达,酸雨侵蚀 B. 植被破坏,泥沙淤积 C. 过度引水灌溉 D. 全球气候变暖
2. 咸海消失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 含盐沙尘危害居民健康 B. 气温年较差加大
C. 陆地面积加大,人口增多 D. 湖泊面积减少,洪涝灾害频发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内容 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答全球1的图(图5)。 1。 选择高考题中的典型案:气候教师指导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例题进行解题训练。 1.CD 变化 评价。 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2.AB 过程。 思路
点拨:第1题旨在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及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咸海水域面积明显缩小,主要是由于入湖河流的人工取水量太大,过度引河水灌溉,使得入湖水量减少,加之气候变暖,蒸发加剧,从而造成咸海面积缩小;酸雨侵蚀与咸海面积变化无关;而植被破坏,泥沙淤积增多,会使湖底变高,咸海面积理应增加。
第2题旨在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及湖泊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咸海消失,水域面积缩小,空气湿度减小,使局部地区干旱程度加剧,进而使得含盐沙尘肆虐;湖泊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的消失,极端气候的可能性加大,使得气温年较差增大。
考点诠释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探究活动2:读图6,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图6
【典型例题2】(2012年重庆卷)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内容 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南非地图。 全球2。 教师适当补充南非的资料 选择高考题中的典型 气候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例题进行解题训练。 变化 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价。 过程。
答案:3.A
思路点拨:本题以气候变化会议为背景,考查碳排放的因素和区域特征的分析判断能力,难度较小。南非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其发达的工矿开采,加工有关,因此人均碳排放高。
探究活动3:读图7,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图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