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课后习题
1、通过了解交换机的发展史,请对电话交换机进行分类。
答:(1)按交换机的使用对象分,电话交换机可分为局用交换机(用于电信部门)和用户交换机(用于企、事业集团)
(2)按呼叫连续方式,电话交换机壳分为人工接续交换机和自动接续交换机。 (3)按所交换的信号特征,电话交换机可分为模拟信号交换机和数字信号交换机。
(4)按接线器的工作方式,电话交换机可分为空分交换机(接线器采用空间开关方式)和时分交换机(接线器采用时间开关方式)。
(5)按控制器电路的结构,电话交换机可分为集中控制、分级控制和全分散控制。 2、为什么说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因为交换设备的功能是完成信号的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分配。 交换设备是现代通信网的核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说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3、简述交换机系统的任务和功能。 答:交换机系统的任务:
(1)通过模拟用户线的接口完成模拟电话用户间的拨号连续与信息交换。
(2)通过数字用户线接口完成数字电话机或数据终端间的拨号连续及数据信息交换。 (3)经模拟用户线接口和Modem完成用户终端间的数据通信。 (4)经所配置的硬件和应用软件,提供诸多专门的应用功能。
(5)借助话务台等设备完成对用户(分机)的呼叫转移、号码查询、故障受理等服务业务。 (6)借助维护终端等设备完成对程控交换系统或网络的配置,以及对各类网络参数数据、话务统计、计费系统等的管理与维护。
交换机系统的功能分为交换机业务功能和用户(分机)功能两类。
1)交换机业务功能:控制功能;交换功能;接口功能;信令功能;公共服务功能;运行管理功能;维护、诊断功能;计费功能。
2)用户(分机)功能:程序机为用户(分机)提供了诸如缩位拨号、热线服务、呼叫转移、禁止呼叫、追查恶意呼叫等20多种服务功能。
4、程控数字交换机由哪些部分构成?画出其结构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程控数字交换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交换网络、处理机控制系统和接口电路。 5.与传统的机电式交换机相比,程控数字交换机在技术方面有哪些优越性?
答:(1)能提供许多新的用户服务性能;(2)维护管理方便,可靠性高;(3)灵活性大;(4)便于向综合数字业务网(ISDN)方向发展;(5)可以采用共用信道信号系统(No.7);(6)便于利用电子器件的最新成果,可使系统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得到发挥。
第三章课后习题
2.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它的作用是建立主、被叫用户通信的桥梁。通过数字交换网络可在任意两个用户之间建立一条数字话音交换通道。
3.时间(T)接线器和空间(S)接线器有什么不同?
答:①.基本组成不同:T接线器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两部分组成;S接线器由m×n交叉矩阵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
②.实现功能不同:T接线器是时隙交换,完成同一母线不同时隙的信息交换;S接线器只
能实现母线间的交换,用户数据经过交换后时隙并不改变。 8.简述复用器和分路器的作用。
答:复用器:串并变换和并路复用 ;分路器:完成复用器的反变换 。 9.在图3-26中,说明串/并变换电路在该图中的意义。
答:完成HW线上传来数据的串/并变换,其输出速率为256kbit/s(每条线),以增加传输线数为代价换取速率的降低。
第四章课后习题
1. 试说明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接口分类。
答:根据程控数字交换机所连接的设备,其接口可分为用户线侧接口(简称用户接口)和中继线侧接口(简称中继接口)两大类,二者又有模拟和数字之分。 2. 用户接口电路应具有怎样的基本功能?
答:通过接口电路可实现传输系统的传输信号与交换机内工作信号之间的变换和匹配。 3. 模拟中继接口和数字中继接口有什么不同?
答:数字中继器是数字交换机和数字PCM中继线之间的接口,而模拟中继器是数字交换机和模拟中继线之间的接口,主要完成码型变换、信令收发和线路监视的功能。 4. 什么叫远端用户模块?远端用户模块有什么作用?
答:①.当一个程控交换机的服务范围很广时,为了缩短用户环线的距离,常常在远端用户的密集之处设置一个远端用户模块,以实现用户级的远程化;②.作用:是提高数字交换网络和线路的利用率。
5. 什么叫2B+D接口?2B+D接口有什么作用?
答:①.2B+D接口即包括2个独立的B信道和1个16kb/s的D信道。速率为144kb/s,其中B信道一般用来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D信道用来传输信令或分组信息。作用:用于连接一般家庭或办公室设备,采用二线传输。
6. 维护与操作终端有什么作用?它与交换机有什么关系?
答: ①.维护与操作终端具有OAM(运行、管理、维护)和话务服务等功能。②.它与交换机的关系是“后台”与“前台”的关系。
7. 维护与操作终端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⑴系统配置管理;⑵硬件的逻辑关系或地址管理;⑶用户接口管理;⑷用户业务等级管理;⑸用户中继权限管理;⑹中继接口管理;⑺中继路由管理;⑻话务量管理;⑼计费管理。
8. 用户端口的数据区和中继端口的数据区分别包含哪些属性?
物理地址
中继线序号 物理地址 接口类型 电话号码 中继线类型 接口类型 所属中继群号 拨号方式 信令类型 业务等级 呼叫方向 中继权限等级 呼叫方式
用户端口属性的数据区 中继端口属性的数据区
11.什么叫复式计费制?
答:除收取每台话机的月租费外,还根据每次通的距离、时长收取通话费。分为:(1)脉冲计数计费法;(2)可变费计费法。 12.说明脉冲计数计费法的原则。
答:利用脉冲电路原理,在计费系统中配置一个脉冲源,发出的每个脉冲代表一个费价单位,系统可根据收到的脉冲个数确定本次通话所需的费用。 13.试说明计算机收费系统的组成。
答:分为前台计费系统和后台计费系统。计费处理包括:前台计费数据产生、后台计费数据设置。话费结算和话单生成。
14.什么是帧同步,为什么需要帧同步,如何进行同步?
答:①帧同步的主要任务是从进入交换机的码流中找到一帧的起始位置,即发现TSO的位置,从而实现时隙位置对齐,帧同步是同步时分复用分录和复用的基础。②它有四个基本工作状态:预同步状态,帧同步状态,预失步状态和帧失步状态。
第五章课后习题
1.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控制系统与一般计算机的控制系统相比具有什么特点?对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控制系统有什么要求?
答:①具有解接口种类多、输入数据量大、信号处理实时性强等特点。②要求包含对呼叫处理能力的要求、对可靠性的的要求和对控制设备灵活性及适用性的要求等。 2.程控数字交换进的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具有怎样的工作模式?
答:①程控数字交换进的控制系统由处理机(CPU)、内存储器(RAM)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I/O)组成。②输入信息处理过程、信息分析处理过程、输出信息处理过程。 3.处理机的控制方式有哪三种?先进的程控数字交换机采用哪种控制方式?为什么? 答:①有集中控制方式、分级控制方式、全分散控制方式。②先进的程控数字交换机采用全分散控制方式。③因为全分散控制方式系统的可靠性高,不管是哪一个处理机出现问题,都只影响局部用户的通信;有助于整个系统硬件、软件的模块化,是系统扩充容量方便,能适应未来通信业务发展的需求。
4.处理机为什么要采用主/备用配置方式?什么叫冷备用?什么叫热备用?两种备用方式哪一种好?为什么?
答:①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在集中控制方式在中,处理机都采用双主、备用冗余配置方式。主、备用冗余配置方式有冷备用方式和热备用方式两种。②冷备用:平时备用机不接收电话外设送来的输入数据,不做任何处理,当收到主机发来的倒换请求信号后,才开始处理数据,进行处理。③热备用:主、备用机共用一个存储器,它们平时都接收并保留电话外设送来的输入数据,但备用机不做处理工作。③热备用方式较好。④因为呼叫处理的暂时数据基本不丢失,原来处于通话状态的用户不中断,还具有发现故障及时的优点。 6.什么是BHCA?影响BHCA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BHCA:呼叫处理能力,其意义是忙时呼叫次数,表示处理机在最忙的1小时能处理的最大呼叫次数。②影响因素:呼叫类型、被叫状态、接口数量、话务量、处理机构、软件设计等。
14.试描述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软件结构。
答:①运行程序:执行管理程序、系统监视和故障处理程序、故障诊断程序、人机通信程序、呼叫处理程序、维护运行程序;②支援程序:语言翻译程序、连接装配程序、系统生成程序、交换局管理程序;③程控数字交换机数据:系统数据、局数据、用户数据。
15.CCITT建议哪三种语言为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软件语言?这三种语言各有什么特点?
答:①分别是SDL语言、CHILL语言、MML语言;②特点:SDL语言:以一种框图和流程图的形式,描述了用户要求、交换机性能指标和设计结果,适用于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初期。可概括说明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规范;CHILL语言:具有目标代码生成效率高、检错能力强、软件可靠性好、程序易读等特点;MML语言:是一种人机语言,用于程控数字交换的维护终端操作。
16.程控数字交换机对操作系统有怎样的要求? 答:实时处理、多重处理、处理业务的高可靠性。
17.控制系统为什么要对程序划分等级?如何划分?不同级别的程序在启动方式上有说明不同?
答:①因为各种程序的重要性和紧急执行程度不同,使得多个任务出现竞争,所以要对对程序划分等级;②程序分级是按照任务的实时性要求来划分的,实时性要求越严格,级别越高。根据任务的性质,控制系统的程序一般分为故障级程序、周期级程序、基本级程序。③启动方式不同:故障级程序:正常情况下不参与运行,当出现了异常情况时,它由产生故障后的故障中断启动;周期级程序:它有固定的执行周期,每隔一定时间就由时钟中断启动;基本级程序:由队列启动,即由访问任务队列来调用相应的程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