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单项选择复习题
1、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 C )。
A、总体性 B、具体性 C、总体性和具体性 D、同一性 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
A、平均价格 B、单位成本 C、资产负债率 D、利润总额 3、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C )。
A、资产总额 B、总人口 C、资产报酬率 D、人口增加数 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之间的关系是( )。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C、两者没有关系 D、两这互为基础 5、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6、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 ) A每一个工业企业 B每一台设备 C每一台生产设备 D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7、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8、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
9、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10、劳动生产率是( )
A动态指标 B质量指标 C流量指标 D强度指标
1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 B大量观察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推断法 12、(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A管理功能 B咨询功能 C信息功能 D监督功能 13、(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真实性 B及时性 C总体性 D连续性 14、统计研究的数量是( )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 15、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C )
A平均数 B相对数 C绝对数 D众数
1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 )A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C指标和标志之间是不存在关系的 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17.在假设检验中,如果希望所考察的数值越小越好,一般要进行(C ):A、左单侧检验 B、右单侧检验 C、双测检验 D、单侧检验
)
19.频率的取值范围是(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20.指数按其研究现象的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A )。
A、总指数 B、平均指数 C、平均数指数 D、可变指数
21、D,22、C,23、C,24、C,25、D,26、A,27、D,28、B,29、D,30、B,
21、全国人口普查,其调查单位是( )。
A.各街乡单位 B.各社区单位 C.全部人口 D.每个城乡居民 2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23、某班学生的年龄分别有19岁的、20岁的、21岁的和22岁的,这四种年龄数字是( )。
A、指标; B、标志; C 、标志值; D、指标数值。 24、社会经济统计活动中运用大量观察法,其根据在于( )。
A.个体数量足够多 B.实事求是反映事实,不产生偏差 C.个体偶然偏差趋于抵消 D.个体产生偏差不予考虑 25、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6、有15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15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15个企业的全部职工 B.15个企业
C.15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D.15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27、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 B、该市的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28、对某市100个工业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状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 A.每个企业 B.每个职工
C.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 D.每个职工的工资水平
21、D,22、C,23、C,24、C,25、D,26、A,27、D,28、B,29、D,30、B,
29、对全市的科技人员进行调查,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则科技人员的职称是( )。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31、B,32、D,33、B,34、B,35、C,36、B,37、A,38、A,39、D,40、B
32、31、下列指标中( )中是总量指标。
A.职工平均工资 B.国内生产总值 C.出勤率 D.人口密度 32、某企业某种产品上年实际成本为450元,本年计划降低4%,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降低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 A、95%; B、98.96; C、1%; D、1.04%。
33、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
A、104.76%; B、4.76%; C、110%; D、10%。
34、计划规定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增长3%,实际增长5%。则商品销售额计划的算式为( )
55%33% A、 B、 C、 D、
1035%3%55、某企业计划产量比去年提高10%,实际提高15%,则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50% B.5% C.104.5% D.4.5% 37、普查是专门组织的( ).
A.一次性全面调查 B.一次性重点调查 C.经常性全面调查 D. 经常性重点调查
38、对无限总体进行调查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通常采用( ) A.抽样调查; B.全面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39、某些产品在检验和测量时常有破坏性,一般宜采用( )。 A.全面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0、对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调查是(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41、C,42、B,43、D,44、A,45、A,46、A,47、D,48、B,49、A,50、C,
41、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可采用的调查组织方式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全面调查。 42、对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调查是(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43、某记者为了解某火车站今年“春运”期间每天乘车人数,随机抽查了其中5天的乘车人数。所抽查的这5天中每天的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 A.总体 B.个体 C.样本 D.样本容量
44、分配数列包括的两个要素是( A )。
A.按某种标志所分的组和相应频数 B.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 C.组距和组中值 D.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45、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 B.调查资料的准确性
C.设计出科学的整理表 D.搞好分组前的准备工作 46、分布数列是说明( )。 A、总体单位总数在各组的分配情况; B、总体标志总量在各组的分配情况; C、分组的组数; D、各组的分布规律。 47、组距式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 ) A.最高组的上限与最低组的上限之差; B.最高组的下限与最低组的下限之差; C.最高组的下限与最低组的上限之差;
D.最高组的上限与最低组的下限之差。
4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260 B.230 C.215 D.185 49、调查某地区100户家庭,按家庭订购报刊份数分组资料如下: 报刊数 家庭数 0 6 1 57 2 23 3 11 4 3 合计 100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众数为( )。
A.1 B. 57 C. 2 D. 23 50、次数密度是指( C )。
A.组距除以次数 B.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 C.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 D.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
51、D,52、C,53、C,54、B,55、C,56、A,57、C,58、A,59、D,60、C,
51、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
A.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值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数值的大小 D.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的大小 52、受极大值影响较大的平均数是( )。
A、位置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53、已知一组数据:-2,-2,3,-2,x,-1。若它的平均数为0.5,则中位数为( )。
A.-2 B.-1 C.-1.5 D.0
54、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式成立。 A.X?Me?Mo B.X?Me?M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