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简答题
1. 为什么将普莱尔作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呢?
A在时间上,《儿童心理》一书于 1882 年出版, 1884 年又再版,
是儿 童心理学着作中出版较早的。
B在目的和内容上,普莱尔这本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特点,写作时注
意到了儿童心理学本身的体系。这是同期其他着作不曾做到的。
C. 在研究方法上,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到 3 岁不仅每天做了系统
的 观察,而且也进行了心理实验, 《儿童心理》一书就是他观察和实验 结果的总结。
D. 在影响上,《儿童心理》一问世,就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
并 且各国心理学家都把它当做经典着作,并翻译成多国文字。
2. 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的具体演变过程?
A.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B. 1929 年霍尔还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这本书是最早
正是研究老年心理学的着作。
C. 荣格是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 D. 艾里克森提出了人一生心理发展的观点。 3.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A. 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 a. 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b. 发展心理学可为医疗、文艺及社会工作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B. 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
C. 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A. 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 理
论联系实际原则 E. 伦理性原则
5. 心理发展的具体年龄阶段
A. 第一阶段:口唇期( 0—1 岁)。 B. 第二阶段:肛门期( 1—3 岁)。 C. 第三阶段:前生殖器期( 3— 6 岁)。 D. 第四阶段:潜伏期( 6—11、12 岁)。 E. 第五阶段:生殖器期( 11、12 岁以后)。 6.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点
A. 心理发展的动力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
作用的结果。因此, 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 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 也要考虑到文 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B. 心理发展的阶段含义: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的过
程。在生长过程中,普遍体 体验着生物的、 心理的和社会的事件发生的顺序, 并按一定的成熟程 度分阶段发展。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 认为每个阶段都 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7. 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A. 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 1 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
信 任。
B. 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 1—3 岁),主要矛盾是自
主性 对羞怯、怀疑。
C. 第三阶段:主动与内疚阶段( 3—6 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
内疚 感。
D. 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阶段( 6—12 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
自 卑感。
E. 第五阶段: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 12—20 岁),主要矛盾是
同一 性对角色混乱。
F. 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阶段( 20—40 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
对孤 独感。
G. 第七阶段:繁殖与停滞阶段( 40—60 岁),主要矛盾是繁殖感
对停 滞感。
H. 第八阶段: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 60 岁以后),主要矛盾是自
我整 合感对绝望感。
8. 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
A.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 B.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
段(2岁—7 岁)
C.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7 岁— 12岁) D. 第四阶段:形式
运算 阶段( 12岁以后)
9. 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 (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 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 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维果斯 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有五点: 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