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A卷真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4 7:59: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A卷真题及答案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 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 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1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B.NO2 C.O2 D.PM2.5 【答案】C

【解析】SO2、NO2和PM2.5是空气污染物,O2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C。 2.我国古代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炼铁 B.水车灌溉 C.活字印刷 D.雕刻石像 【答案】A

【解析】矿石炼铁过程中由Fe2O3变成Fe,属于化学变化;水车灌溉、活字印刷和雕刻石像发生变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硏究青嵩素(C15H22O5)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属于( ) A.单质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答案】C

【解析】青嵩素含有碳、氢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C。 4.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动物的呼吸 B.盐酸除铁锈 C.铁制品生锈 D.天然气燃烧 【答案】B

【解析】根据把得氧的反应叫作氧化反应判断动物的呼吸、铁制品生锈和天然气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盐酸除铁锈:6HCl+Fe2O3=2FeCl3+3H2O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B。

5.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且来源广,可以作袋装食品保护气。故选A。 6.下列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铜作导线 B.金刚石裁玻璃 C.小苏打制发酵粉 D.补铁剂预防甲状腺肿大 【答案】D

【解析】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线;金刚石硬度大可以裁玻璃;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可以用作制发酵粉;补铁剂预防缺铁性贫血,补碘剂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选D。 7.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汞原子中质子数为80 B.汞的原子序数为80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D.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判断:汞原子中质子数为80;汞的原子序数为80;根据元素单元格信息判断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汞属于金属元素。故选D。 8. 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浸泡海鲜 B.霉变大米经煮熟后食用C.点燃H2前验纯D.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 【答案】C

【解析】甲醛有毒,不能浸泡海鲜;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有毒,不能食用;氢气易爆炸,点燃H2前要验纯;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C。 9.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 用生成物制得的氨水、氯化铵可用作化肥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3H2一定条件2NH3 【答案】C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该反应方程式:N2+3H2一定条件2NH3,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用生成物制得的氨水、氯化铵可用作化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3H2一定条件2NH3,该方程式氮原子个数未配平,应该改为N2+3H2一定条件2NH3 。故选C。

10.2019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

C.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答案】B

【解析】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山风带入冷空气,可以能使林火燃烧更旺;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故选B。

11.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溶解

【答案】D

【解析】取氯化钠固体时,瓶塞到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桌面;称氯化钠固体 时,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氯化钠放在左盘;量取水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最低处相持平;溶解氯化钠时使用玻璃棒加快氯化钠溶解。故选D。

12. 实验室用右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红棕色的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答案】C

【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过程中,由于一氧化碳易爆炸,加热前先CO把装置内空气赶走,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再加热Fe2O3;反应过程中出现红棕色的逐渐变黑;反应后尾气含有一氧化碳气体有毒,需要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否则会污染空气。故选C。 13. 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Na2CO3溶液 B.MgCl2溶液 C .Ba(OH)2溶液 D.酚酞溶液 【答案】A

【解析】向Na2CO3溶液中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分别出现白色沉淀、产生气泡和不明显现象;向MgCl2溶液中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只出现白色沉淀;向Ba(OH)2溶液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向酚酞溶液中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出现红色现象。故选A。

14.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t2℃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甲的质量大 D.t1℃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高于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40g?100%?28.6%<40%;t2℃时,将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甲

40g?100g的质量大;t1℃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甲、乙均为不饱和溶液,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D。

15. 烹制鱼时,同时加料酒和食醋能使鱼肉味香可口,这是因为两者发生了反应(未标明条件):C2H5OH+CH3COOH=H2O+CH3COOC2H5(乙酸乙酯)。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乙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②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值变大

③能闻到香味,是分子受热体积膨胀的缘故

④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A

【解析】①乙醇不易导电性,错误;②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值变大,正确;③能闻到香味,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缘故,错误;④一个乙酸乙酯分子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错误。故选A。 16. 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应烧杯内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 )

A. 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

搜索更多关于: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A卷真题及答案 的文档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A卷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hw3k2pixj3pit886asl2xn8u9whjn0048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