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认真批改实验、实训报告,考核和记载实验、实训成绩,对不符合要求的报告应令其重做。
7.对学生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8.及时总结实验、实训教学经验,提出改进建议,不断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
9.努力提高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出率,逐步开出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实验、实训项目。
(三)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职责。
1.必须按教学计划和实习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实习。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选定实习场所,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制订实施计划。
2.实习开始前,实习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习课程标准和具体实习计划,对学生实习进行动员和安排,使学生明确实习内容、目的与要求,同时进行必要的安全及保密知识教育。
3.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应认真深人实习现场,严格按实习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教学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及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及各种实习实训的安全操作规程,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方面了解现场生产情况,解决现场生产问题,同时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
4.实习结束后,要按实习计划要求,严格考核学生实习成绩,实习成绩可根据实习报告、实习表现和实习考试综合评定。
5.认真做好实习总结,作为教研室资料备案。
(四)毕业综合技能训练(论文)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职责。 毕业综合技能训练(论文)指导教师应对毕业综合技能训练的总体方案及论文的总体构思把关,以保证不出现重大的原则性错误。还应注意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忌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
五、教师要参与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
六、通过在职学习或脱产进修等途径(包括业务进修、实践锻炼、带队实习、项目设计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业务水平以及实践能
5
力。专业课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素质教师。
七、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应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八、积极参加教研室活动。主动承担校内社会工作,完成院、系(部)、教研室各级领导分配的其它工作。
九、政治课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应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与理论指导。
十、体育课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应承担学校运动队教练、早操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等的组织工作。
十一、其他有条件的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应对学生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如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
十二、该文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教务处负责解释,
6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授课计划
2013 年级 化工 专业 工业分析 班级学生人数 33 课程名称 仪器分析 总学时 68 (其中实践学时 ) 教材名称、作者 梁述忠 出版社 化工工业
参考书目1、 《仪器分析》第二版
2、
实验仪器要求
2013 年 9 月 1日填
周课次 号 1 2 1 3 4 5 6 7 8 2 9 绪论 绪论 光的性质及电磁波谱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光谱 朗伯比尔定律 紫外可见分光光计类型及特点 紫外可见分光光计结构及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 授 课 章 节 内 容 提 要 授备注(作业或授课 课其他实训要方式 时求) 数1 讲授法、多媒体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10 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11 仪器测定条件的选择 12 第二章总结练习 13 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14 红外分光光度计 15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3 16 第三章总结练习 17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光谱轮廓 18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光谱轮廓 19 原子吸收光谱法及其特点
7
20 火焰中基态原子数与温度的关系 21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类型 4 22 原子吸收光谱的结构原理 23 原子吸收光谱的结构原理 24 原子吸收光谱的结构原理 25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方法 26 原子吸收光谱方法评价 27 仪器测定条件的选择 28 仪器干扰来源及消除方法 29 第四章总结练习 30 电位分析法及其特点 31 金属基电极 32 金属选择性电极 7 33 PH的直接电位法测定 34 PX的直接电位法测定 35 定量分析方法 36 影响直接电位法测定的因素 37 电位滴定原理、装置、方法 38 电位滴定终点确定方法 8 39 电位滴定类型及电极选择 40 第五章总结练习 41 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42 库仑滴定装置及滴定方法 43 库仑滴定终点指示方法 44 第六章总结练习 45 色谱法及其分类 9 46 气相色谱法分析流程及特点 47 气相色谱常用术语 48 气固及气液色谱分离原理 49 塔板理论及柱效能指标 50 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51 气相色谱固定相 10 52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53 热导检测器 54 氢火焰检测器 8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讲授法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多媒体 讲授法 讲授法、多媒体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课后题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