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5 0:3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科学的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促成了人类认识的系统发生 2、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3、是认识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第三节 认识的本质

一、历史上与现实中的认识本质说评析 二、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 第四节 认识系统的结构

一、认识主体 二、认识客体 三、认识中介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认识是在实践基本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结合实际说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3、认识主体有什么主要特征?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我们自身的认识能力?

第十章 认识的过程与方法(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和把握认识发展的规律,坚持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科学逻辑思维方法。 重点:认识活动的规律 难点: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

第一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的全过程

2、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过程 3、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

4、把握认识发展规律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思维的类型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的基本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分析和综合 2、归纳和演绎 3、抽象和具体

4、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思考题:

1、试分析说明认识的辩证过程?

2、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方法及其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3、怎样才能把客观辩证法变为自己的思维方法?试举例分析一个矛盾事例。

第十一章 真理与价值(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弄清什么是真理及真理的客观性;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及价值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应不断地追求真理、创造价值。

重点: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检验。

难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价值评价。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真理

一、真理及其特征

1、真理是客观的

2、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二、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2、真理与谬误的统一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1、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逻辑证明的作用

3、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关系

第二节 价值

一、价值及其特征

1、客观性 2、主体性 3、社会性 二、价值评价

三、价值观念与社会生活 四、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

一、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伟大意义?

2、如何理解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及其关系?

3、掌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有什么实践意义? 课堂讨论:

时间:3学时

内容:尊重认识规律,实践对真理的永恒追求。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唯心史观的两大缺陷及产生原因;了解劳动在人类社会形式中的作用;掌握地理环境、人口环境、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

重点: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难点: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教学要点: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使社会历史观成为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的根本缺陷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三、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中的革命变革 第二节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一、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1、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 2、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两种生产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

1、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2、正确发挥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一、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和方法论的含义

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原则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4、为什么说劳动是解开人类历史的发源地?

第十三章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机制(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这一章重点讲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系统,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科学技术等因素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重点: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及其构成

1、劳动者 2、劳动资料 3、劳动对象

二、生产关系及其构成

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3、产品的分配关系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一、经济基础及其构成

1、是社会关系中的物质关系、经济关系 2、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3、是指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二、上层建筑及其构成

1、政治上层建筑 2、思想上层建筑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 2、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1、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二、社会形态的划分及其更替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 四、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基本规律?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如何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课堂讨论:

时间:3学时

内容:高举历史唯物主义旗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改革

第十四章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6学时)

搜索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 的文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k76f7phhy1xkfw974r9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